重慶川劇介紹:
重慶主要地方戲曲劇種,約有300年歷史,流行于重慶、四川和云南、貴州的部分地區,是戲曲中較為古老的劇種之一。由于它歷史悠久,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在我國戲劇舞臺上占有一定位置,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川劇有昆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等5種用四川方言念唱的聲腔。其中川劇高腔曲牌豐富,唱腔美妙動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劇幫腔為領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雋永,引人入勝。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
川劇卡拉OK茶座1990年時設立。茶座面積345平方米,160個座席,每周三次演唱以川劇為主的多種形式的文藝節目,成為旅游者在重慶旅游的一項重要活動內容。川劇小史明代時,民間就有了川劇的演出。著名學者和詩人楊升庵為川劇興起作出了貢獻。川劇的正式形成是在清朝中期。
明朝末年,江西、江蘇、安徽、湖北、山西、陜西等省移民大量進入巴蜀地區,其它戲曲豐富了川劇的表演形式和內容,從而產生了嚴格意義上的川劇。
想了解當地完整的旅游信息,請點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