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屏東鵝鑾鼻公園景點介紹
鵝鑾鼻公園園內步道縱橫交錯,就好象是迷宮一樣,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迎賓亭等風景點,處處引人入勝。 。鵝鑾鼻公園位于臺灣最南端,從前為海底礁巖,所以園內珊瑚礁、石灰巖地形遍布,因受海浪、強風及雨水侵蝕,造成巨礁林立、奇峰、洞穴等奇觀。步道縱橫交錯,可通往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幽谷、迎賓亭等風景區。
“東亞之光”
鵝鑾燈塔為鵝鑾鼻公園的標志,塔身全白,為圓柱形,外觀以炮壘為建筑,并以炮臺作為塔基,而且在圍墻上設有槍眼,四周更設有壕溝,為全世界唯一的武裝燈塔,為墾丁國家公園的史跡保存區。
明清以來,外國船只與本地原住民紛爭不斷,原住民殺害外國人的事件屢有所聞。于是清廷委托英國皇家學會的畢齊禮至鵝鑾鼻興建燈塔。為防原住民侵擾,該塔建筑成炮壘形勢,以塔基作為炮臺,圍墻上設有槍眼,墻外四周設壕溝并置槍械自衛,該塔建成后派有武裝士兵守衛,
燈塔內共分五層,第一層儲煤油,第二層置格林炮,三層為游人休憩所,四層則設置榕林炮,第五層則為光源所在。燈塔外圍環筑白色圍墻,于民國18年(1929年)定為臺灣八景之一;但在二次大戰末期曾遭炸毀,并于光復后改建并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是目前臺灣地區光力最強之燈塔,并享有“東亞之光”的美稱。
此外在塔旁還有巨像一座,供游人瞻仰。巨像前有“臺灣八景”紀念石碑一座,供旅客照相留念。
動植物豐富
鵝鑾鼻公園內有豐富的動植物,植物約240種如象牙樹、黃槿、海檸檬、林投等熱帶海岸樹種、還有那蔓性灌木、藤本如山豬枷、柃樹藤、三葉崖爬藤等種類。更可見到烏頭翁、樹鵲及那美麗的黃裳鳳蝶、黑點大白斑蝶迎風飛舞。
另外,每年9月(農歷白露前后)都有大批來自西伯利亞、中國大陸的紅尾伯勞鳥過境,其場面壯觀值得守候觀賞。
史前遺址
在鵝鑾鼻燈塔西北側并有學者發現距今五千年前的先陶文化史前遺址,屬舊石器時代晚期持續型文化,使用陶器,石器制作以打制為其特征,生活方式以狩獵及采集為主。后續又于民國90年挖掘到三千八百年前的石棺、陶片、稻谷印痕,也證明了臺灣很久前即有栽種稻米的證據。
前往鵝鑾鼻公園交通
從高雄機場
高雄機場>>搭乘高雄、屏東、國光、中南客運>>鵝鑾鼻
從高雄車站
(1)搭乘高雄、屏東、國光、中南客運>>鵝鑾鼻
(2)墾丁列車>>鵝鑾鼻
*乘車地點請詳查下列相關網站
中南客運 TEL:07-235-8955
屏東客運 TEL:08-889-1464
國光客運 TEL:07-235-8352
高雄客運 TEL:07-23598471
墾丁列車
自行開車:
1.由臺北南下高速公路末端往墾丁方向,接17省道(即濱海公路),經水底寮后轉入1號省道,過楓港接26號省道,經恒春至墾丁,再南行即可抵達。
2.由高雄走17號省道(即濱海公路),經水底寮后轉入1號省道,過楓港接26號省道經恒春至墾丁,再南行即可抵達。
3.由屏東走1號省道,過楓港接26號省道經恒春至墾丁,再南行即可抵達。
4.由臺東走 9號省道,經達仁,過楓港接26號省道經恒春至墾丁,再南行即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