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日韩日本在线视频,国产精品人妻在线观看,开心网五月色婷婷综合,,少妇系列

客戶服務電話:020-62833333    固話撥打免費:8007166666
首頁 > 目的地指南 > 中國旅游信息 > 臺灣 > > 文章介紹
旅游產品限時搶購

去臺灣不可不嘗的街邊美味

更新日期:2018-08-20       來源:中航國旅官網


      我們都知道,臺灣小食美名遠揚,要一次大快朵頤,夜市是最佳目的地。夜市以濃厚的地方特色與地道的鄉土原味俘虜每個夜游人士的心,夜市位于各大交通樞紐、人流密集的地方,例如士林、復興南路及華西街等。在這些地方,你能夠真正體會什么叫做“人氣”。  跟著我,帶大家品嘗美味的臺灣小吃:)



臺南的獨有小食——棺材板


      “人”指洶涌得叫你舉步維艱的人潮;“氣”是那由四方八面飄傳而來的食物香氣,琳瑯滿目的各式特色小食,令人花多眼亂;蚵仔煎、大餅包小餅、青蛙下蛋等等遠近馳名!


      最具江湖地位的臺灣小食,非臺南的獨有小食——棺材板莫屬。所謂棺材板,即是將厚面包中間挖空,填入雞肉、蝦仁、馬鈴薯及牛奶等配料,再于厚面包面上沾上醬料,然后用刀叉逐塊逐塊的切來吃。由于材料豐富,一片棺材板便足以令你飽腹三日,滋味畢生難忘!但要謹記,棺材板要趁熱吃才夠滋味!



 
阿宗面線 :


      一定要去臺北西門町的“阿宗面線”,從最初街邊的流動面檔,到今天偌大的店鋪,唯一不變的,是那用柴魚頭湯熬制,韌性十足,還有入口清爽滑口的手拉面線,令人一試難忘。  


魯肉飯:


      選料上乘,魯肉必須是脆魯(豬頸肉,俗稱皇帝肉),這里的肉才能做成正宗的魯肉飯。大米是上好的粳米;外加一個便當菜——用臺灣獨特調味品腳豆油鹵制的雞蛋,看著就讓人忍不住大快朵頤。吃一口,香而不膩,食欲大振。



蚵 仔 煎:


      許多臺灣小吃,其實都是先民困苦,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征,蚵仔煎據傳就是這樣的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


      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臺南安平地區一帶的老一輩的人都知道的傳統點心,是以加水后的番薯粉漿包裹蚵仔、豬肉、香菇等雜七雜八的食材所煎成的餅狀物。


      關于它的起源,有一則有趣的故事。民間傳聞,公元一六六一年時,荷蘭軍隊占領臺南,鄭成功從鹿耳門率兵攻入,意欲收復失土,鄭軍勢如破竹大敗荷軍,荷軍在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在缺糧之余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將臺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后世,成了風靡全省的小吃。不過,中國大陸出版的書籍,卻有將蚵仔煎列為福建小吃的記錄,這是另一種起源的說法。


      蚵仔煎雖然到處都吃得到,但是很多人還是保持著要吃蚵仔煎,就要到蚵仔產地去吃的觀念,例如要到臺南安平、嘉義東石或屏東東港這些盛產蚵仔的養殖地去吃,因為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最首要的條件便是采用新鮮的蚵仔,這些新鮮蚵仔在產地現剝現賣,不必因為長途運送而浸水,所以顆顆肥美碩大、鮮美無比,做出來的蚵仔煎當然豐盛多汁。不過,不是住在產地的人也別抱憾,因為現代運輸技術發達,所以即使是遠在臺北,也能吃到每天新鮮運送的甜美蚵仔。


      除了新鮮的蚵仔外,番薯粉也是使蚵仔煎美味的另一個重要關鍵。番薯粉的種類很多,但只有純番薯粉才能調出香醇濃郁的粉漿。將粉漿以適當比例加水勾芡后,加入韭菜,做出的成品口感就能又黏又q,而且精純的番薯粉也能巧妙地將肥美蚵仔的鮮味充分提升,做最完美的搭配。


      雞蛋的選用也是一門學問,重視香味的店家會采用顏色深黃的土雞蛋,冬天搭配茼篙、夏天搭配小白菜,并以能提香味的豬油來煎出美味的蚵仔煎,吃時再淋上以味噌、西紅柿醬、辣椒、醬油等熬成的醬汁即可。
 有了以上各種上等材料的搭配,讓即使原本是貧民美食的蚵仔煎也變得精致美味了,那種甜中帶咸、咸中帶辣的繽紛滋味,口口都教人回味無窮。


蚵仔煎食譜


      材料:
      鮮蚵 150克(事先以鹽清洗過),茼篙菜 70克(清洗后切斷),土雞蛋 2個。  
      純番薯粉 2.5兩,水 4大匙,韭菜適量。  
      西紅柿醬 6大匙,醬油膏 2大匙,味噌 2大匙,糖 4大匙,水半碗,太白粉 1大匙。  
      作法:
      將材料 2 的番薯粉、水、韭菜事先調勻,并將材料 3 調成醬汁備用。  
      平底鍋放適量油,加鮮蚵,先將其煎至七分熟。  
      再加入半碗材料 2 一起煎至凝固、呈透明狀。  
      最后加入雞蛋、青菜,將正反兩面煎熟,吃時淋上材料 3 調成的醬汁即可。


      度小月擔仔面

      說起臺灣小吃,很多人馬上就聯想到"度小月"擔仔面。一點不錯,它幾乎是臺南最有名的一道小吃。可為什么叫"度小月"呢?原來90多年前,一位漳州籍洪姓漁人移民府城,靠打漁為生。每年從清明到中秋,是打漁的淡季,當地叫"小月"。為養家活口,度過"小月",洪姓漁人就賣起面來,因此得名。由于口味獨到,漸漸賣出了名氣,成為風行臺灣的"名吃"。現在,洪家已傳到第三代,生意還是相當興隆。


      擔仔面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肉臊。早期,老板挑著碗筷與鍋子到處叫賣,買者半蹲式地坐在小凳上食用。今天,賣者仍用一個小爐燒著木炭來煮肉臊,再加上一只味道鮮美的蝦子,雖然就這么小小一碗,但風味獨特,回味無窮。


      四神小腸湯
      臺灣人都愛吃四神小腸湯。這種湯由蓮子、芡實、茯苓、淮山,再加豬小腸熬煮而成,而且一定要和豬小腸熬才香。據介紹,四神小腸湯好處很多,秋天容易覺得干燥、積痰,喝四神湯就能改善。如果再加上薏仁,則可美白除垢,對于美容養顏很有幫助。


      臺南鱔魚面
      臺南有一家老牌鱔魚面店開張80余年,其生炒鱔魚很好吃,主要在于大火快炒的手上功夫,加上獨門配方的4種醋料。鱔魚下鍋炒熟后再淋入備好的意面,全程不過27秒,炒出來的鱔魚鮮美爽脆,加入特調醋去腥提味,酸中帶甜的滋味,令人回味再三。


      塘虱魚肚

      臺南是虱目魚的故鄉。虱目魚味道甘美,含有豐富的營養,具有滋補、養顏之功效,因此,廣受民眾喜愛。品嘗虱目魚以農歷6~8月最佳,此時雨水豐潤,肉質最細嫩,尤以重約500克左右者最美味。在臺南沿海一帶,到處都可以吃到以現撈虱目魚做成的各式料理。虱目魚可煎燒、可做湯,還可做虱目魚丸、虱目魚干,而虱目魚頭、虱目魚肚、虱目魚胗均深受老饕們的喜愛,也成了濱海鄉鎮吸引游客的名食。


      另外,有個阿憨咸粥,遠近馳名,儼然成了虱目魚粥的經典招牌。虱目魚粥以魚背肉和米飯為原料,以魚骨湯將米飯熬熟,再加入魚肉、鮮蚵、肉燥、蒜蓉,煮成香濃鮮甜的魚粥,上桌前灑上芹菜末,再配上油條,就是臺南人最酷愛的早餐。

上一篇: 國家博物館
下一篇:珍珠樓
相關旅游攻略

 

 

中航國旅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 2004-至今   榮獲《廣州市誠信旅行社》稱號  
本站參考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本公司聯系,我們將馬上刪除!   企業常年法律顧問:廣東連越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