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的南方依然烈日炎炎,沒有秋風颯爽的感覺;但在北方已經是秋意漸濃,風光無限,山西和內蒙尤其如此,不妨沉醉在秋意籠罩中的山西民居、內蒙草原,來一次休閑的山西內蒙之旅吧!
內蒙:草原策馬如此豪邁
內蒙是山西之行的另一站。從呼和浩特出發,只需2小時車程,就能到達內蒙著名的草原——希拉穆仁大草原。站在希拉穆仁草原上,會看到內蒙古草原獨有的敖包。這些用石頭砌成的敖包,原來是草原上用于辨別方向的標識,漸漸地變成了情侶們相約見面的好地方。所以,每一個敖包,都傾聽過不少真摯情話,留下了無盡的山盟海誓,漸漸地敖包在草原牧民的心中肅然升至崇高的地位。蒙古牧民每年還有拜祭敖包神的傳統民俗。
騎馬是草原上的一大特色,在遼闊的大草原上,讓人有種想策馬狂奔的沖動。策騎駿馬,迎風馳騁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如此豪邁,試問還有什么能夠比擬呢?如果你遇上萬馬奔騰的放牧場景,那絕對是中幸運。放牧人揮動著套馬桿,羊、馬、牛、駝,一群群,一片片,或疾馳,或漫游,像彩霞在天際飄動,也像仙女撒下的珍珠、瑪瑙,落在銀鏈般的希拉穆仁河兩岸。“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的,或許就是這種場景。
山西:石窟塑像異常鮮亮
云岡石窟是山西旅游景點的代表之一。在云岡,你總能為看到這么多,這么美的雕像而激動。當一種美的享受環繞著你時,仿佛心靈得到洗滌,向往美好生活之情油然而生。北魏拓跋氏王朝從道武帝建都平城,直到孝文帝遷都洛陽,曾經在大同盤踞了近一百年。云岡石窟便是這一時期的產物。
與同期開鑿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龍門石窟、響堂山石窟等相比,云岡石窟以其開鑿年代較早、保存資料較多、建造手法豐富獨特以及雄偉的氣勢而對中國建筑的發展產生出巨大的影響作用,堪稱北魏建筑的典型代表。云岡石窟也是舉世公認的與印度犍陀羅、阿富汗巴米揚佛教藝術齊名的東方藝術瑰寶,2001年被公布為“世界文化遺產”。
與敦煌、龍門兩大石窟相比,云岡石窟保留得最完整,塑像色彩異常鮮亮,藝術性強。藝術家們甚至把它比喻成東方的羅馬石雕。站在這些宏偉的時刻面前,眼前的震撼即使用盡華麗辭藻形容,也會顯得蒼白無力。
溫馨貼士:
1、山西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干燥,冬夏溫差大,冬季風沙較大,5~10月是最佳的旅游季節。
2、特產以汾酒、竹葉青最為出名。
3、內蒙古屬于內陸地區,氣候比較干燥,需要帶些潤唇膏及護膚品,多飲水。溫差較大,可多帶些衣物(毛衣為宜)。
4、蒙古族人熱情好客,貴賓抵達,定會以酒相迎,不會強迫客人一飲而盡,但即使你不常喝酒,也一定要接過銀碗,表示禮貌。
國內游咨詢熱線:020-628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