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到昆明游山玩水 愜意舒暢清涼浪漫
滇池在昆明市區南部,又名昆明湖,昆明人既叫它池,又叫做湖。其實,它有著海的壯闊和氣勢,在世人心目中是昆明的池、云南的水、高原的明珠。它與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并稱為中國六大淡水湖。
昆明版的《清明上河圖》
滇池撩人心懷,秀美壯闊還在于它一日之內,隨著天際日色、云彩的變化而變幻。清晨,茫茫湖面籠罩著一層灰白色的晨霧,如輕紗般飄逸。隨著東方泛白,仿佛有雙無形的巨手撩開了這層輕紗。不一會,萬丈霞光染紅天邊,映紅了湖面。太陽噴薄而出時,萬道金光鋪灑滇池,泛起粼粼金波。傍晚,附近村落炊煙裊裊,滇池湖面、岸邊山巒都漸漸籠上蒼茫暮靄。更奇妙的是,晚上六點多,江河湖海的自然景象融一池,交替或輪回顯現,可謂是難得一見的奇觀。
乘上了于2004年底就開始下水使用的環保仿古人力木船,該艘木船所用木材為耐水泡的沙松,由專門的工匠打造,乘客29人,花30元錢可游覽40分鐘。泛舟池面,更有空明澄碧,山光波影,渾然天成的超然之感。船上,講解員還不時地簡明介紹滇池周邊人文景觀和古滇歷史,介紹了在火紅的年代滇池被“圍海造田”圍去的那片水域,現在這片被填掉的水域變成了富人區,別墅林立。
自元朝就已在全國文壇聲名鵲起的王昇,在被譽為云南漢語文學的破曉之聲《滇池賦》中,不止讓后人看見了滇池的山和水,還看到了昆明城里的繁榮景象,三市街、東西寺塔、大德橋、云津碼頭,這些直到當代名稱都沒有改變的商業區的繁華景象盡收作者筆下,完全是一幅昆明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圖》,字里行間不難看出昆明那時就已是壯麗的大城。
今天,在滇池周圍除了眾多的歷史和自然景觀、古跡外,現代建設與氣息也不遜于國內其他大的都市。林立的高樓,錯落的商店、典雅餐廳、華麗的五星級酒店、精致的酒吧和清新的茶樓,參差相隔,比比皆是。金馬、碧雞兩坊交相輝映、熠熠生輝,將昆明的夜色點綴得格外明艷;忠愛坊所在的步行街人群川流不息,其繁華程度可和成都的春西路媲美;文化巷那些舉止隨意的老外和穿著前衛的年輕人能讓你體驗到昆明洋人街的風情;黑龍潭的梅花、圓通山的櫻花、翠湖的郁金香和植物園的山茶使人明白昆明別名花城的當之無愧;驅車到海埂大壩放焰火,茫茫夜空被絢爛的煙花照亮時的心情真的難以用語言形容,我已迷醉在這絢爛中。夜深時我在滇池海埂的溫泉會館酒吧,點一壺清茶、挑一本好書、嗅著滇池的氣息、伴著舒緩的音樂,流連忘返,愜意舒暢!這種高貴奢華、清涼浪漫,只屬于滇池,屬于昆明。
一池碧水,一片風光
我已對滇池向往許久,聽說,從漢武帝開始很多中原人士就對滇池充滿幻想,去過的人都會眷戀不已。6月末,終有時間和機會感受滇池了。
剛下飛機,微風吹過,有著說不出的清涼。夏季廣州氣溫居高不下,空氣仿佛凝固,這里仍清爽如春,真不愧為“春城”。一路驅車來到滇池畔生態最好的區域海埂公園,距昆明24公里,與云南民族村毗鄰,北望昆明市標志性古跡大觀樓,西與西山森林公園隔水相望。放眼向南望去,湖水湛藍澎湃,天水相連,看不到彼岸。
滇池形似弦月,是受第三紀喜馬拉雅山地殼運動影響而形成的高原石灰巖斷層陷落湖,海拔1886米,南北長39公里,東西寬13.5公里,面積320平方公里。湖岸線長約200公里。東南北三面有盤龍江等20余條河流匯入成湖,湖水由西面湖口流出入金沙江。山環水抱,天光云影,儼然一幅美妙的天然畫卷。
據史料記載,滇池古名滇南澤,由來一是上源深廣,下流淺狹,好像一條江河倒流,所以叫“滇(顛倒)池”。這種說法最初見于晉人常璩的《華陽國志·南中志》。二是循音考義,認為“滇,巔也,言最高之頂。”滇池地處高原,故名。三是認為“滇”是彝語die(甸)的變音,即大壩子,因滇池沿岸土地平曠肥沃,是云南最大的壩子,故而得名。四是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明確記載:楚將莊硚入滇后稱“滇王”。因此,先有滇部落,后有滇池之名,名從主人。看來這最后一種說法是比較可信的。
滇池不僅水浮云吞,氣勢磅礴。周邊風光秀麗,影影綽綽中藏著眾多古跡。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滇池風景區被列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恢宏氣象的華亭寺、蒼深雄峻的太華寺和它們那鬼斧神工般的建筑,水天云彩,變幻多姿。北端俗稱“海埂”的一條天然離岸沙堤,長約3.5公里,舊稱“望云島”。那里有一片天然的寬闊沙灘,隱約有人影晃動,依稀可見五顏六色,星星點點。池面遠帆近影,快艇乘風破浪。我快步跑下岸來到沙灘,一群打水仗的年輕人給我來個惡作劇,一個不小心我成了“潑水節”中的男主角。
沿池尋覓,憶古思今。幾天里環湖探訪了石器時代的遺址,追尋古滇王墓的蹤跡,拜謁著名航海家鄭和的故里,觀賞一代音樂大師聶耳的故居,收獲頗豐。沿湖的白魚口公園、鄭和公園、西華園也有種稻菽面香、花木掩映的別樣享受。
如想了解更多關于國內旅游的報價,詳情請點擊這里:國內旅游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