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處于從藏區到漢區,從牧區到農區的過渡地帶,因此具有厚重的邊緣文化色彩,民族有藏、羌、回、漢。九寨溝人的衣食往行、婚喪嫁娶和生產方式等,還保持著濃郁而古樸的藏族傳統。
九寨溝藏族的宗教
雖然藏族是一個幾乎全民信教的民族,但并非都信仰藏傳佛教,在阿壩州境內有許多藏族是信仰歷史久遠的本波教的。
本波教是一種原始拜物教,相信風、雨、雷、電、草木、鳥獸、山林、河流都由神靈寄居和支配,都是神靈。九寨溝的藏族和附近田山四寨的藏族都信仰本波教,這就是在九寨溝的神話傳說中,為什么每一座山都有一位有名有姓的山神的原因。
處于九寨溝內扎如馬道上的扎如寺,是統領這一片教區的本波教寺院。扎如寺始建于十三世紀,為西藏高僧尕讓尼瑪所建,最高僧俗人員是喇嘛 ,采用世襲的方式 ,一代一代父子相傳。 扎如寺舉行三次大型廟會,吸引著九寨溝和附近一些寨子的藏族參加。每年正月十五日"嘛芝會"。
本波教同藏傳佛教不一樣,藏傳佛教的六字真言密咒是"啊嘛哩叭咪哞",簡稱"嘛哩經",而本波教是八字真言密咒。"啊嘛芝嘛也薩來德",簡稱"嘛芝經"、"嘛芝會"就是以頌八字真言為主的廟會。這是一種祈愿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歡樂廟會。
廟會期間除了念經之外,就是群眾性的跳鍋莊、舞獅子等娛樂活動了,十分熱鬧。 四月十五日是"啞巴會",啞吧會期間,信教群眾自我節制飲食,在這一天兩夜中不吃任何東西,只在心里默頌"啞吧經"。其目的是通過自己的苦行,感動神靈,使莊稼不受風、雹、蟲等自然災害。
臘月二十九日是年終消災節。既感謝神靈在即將過去的一年里庇佑了這一方的生靈免受災病之禍,又是祈求來年萬事如意。在消災節期間,除了僧眾念消災經外,藏族群則要頭戴獅、虎、豹、鹿、牛、狗及鬼怪、人物的面具,跳"十二相",場面熱鬧歡快。 由于每個家庭都信教,所以,每年的大型宗教活動就是他們的傳統節目,他們十分重視。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等方面,都能看見喇嘛們繁忙的活動,在這里,宗教已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