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日韩日本在线视频,国产精品人妻在线观看,开心网五月色婷婷综合,,少妇系列

客戶服務電話:020-62833333    固話撥打免費:8007166666
首頁 > 目的地指南 > 中國旅游信息 > 廣東 > 梅州 > 文章介紹
旅游產品限時搶購

自駕游深入訪梅州 瞻仰"名人祖居"

更新日期:2018-07-21       來源:中航國旅官網


  公元1179年,宋朝詩人楊萬里來到梅州,當年他便留下了“一路誰栽十里梅,下臨溪水恰齊開。此行便是無官事,只為梅花也合來”詩句。公元2009年,剛好830年過去了,我們也是為了梅花而來,在雁鳴湖之濱種下了行行梅樹,為的是明年、后年的梅花燦爛、梅子甘甜。

  當然,此行我們的觀光重點是瞻仰名人祖居。梅州自古崇文重教,教育發達,近現代史上梅州客家人出了不少名人。這次我們就來到了葉劍英紀念園、李光耀祖居、張弼士故居作了一番深入探訪。

線路行程

  第一天,廣州——梅州雁鳴湖

  第二天,雁鳴湖植樹——葉劍英博物館——靈光寺

  第三天,梅州——大埔李光耀祖居——三河壩——張弼士故居——泰安樓

雁鳴湖 一路誰栽十里梅


  3月21日,廣州到梅州的自駕,隨著東移景色層次逐漸顯現出來,每小時都在遞變著山的顏色、天空的深度。當天,近100位讀者參與自駕活動,工作車則由上海通用、別克新君威提供,全體車輛從百安居車場出發。

  進入梅州目的地雁鳴湖的時候已是夜深人靜,不遠處的紅燈籠讓人感到心安和溫暖。當下恰好是柚子花開,還有桂花齊開,空氣中飄著好聞的花香味,更有雁鳴湖面上的濕潤水汽,涼爽得讓人激動。

  第二天,在我們集體植樹之前,先上了一節梅花精神與梅花栽種的課程。現在的小孩甚至大人們對種樹都相當陌生了,家庭之間還存在著“競爭”。鄭先生一家三口通力合作,共種了9棵,而且種植質量非常高,嚴格按照老師的步驟和要求進行。林先生和劉太太各施其能,種植數量稱冠。

葉劍英紀念園 一生戎馬好精彩


  梅州的葉劍英紀念園包括了故居、紀念館等。首入園區的牌坊很有氣勢,尤其以對聯吸引人,上聯是“劍氣凌云精忠社稷叱咤風云鐵馬嘯”;下聯是“英才蓋世滿腹經綸匡扶政局國基安”,寫得最好的是橫批“盛德若愚”,把葉帥一生戎馬的精彩都概括到了。

  比起數年前,現在的故居部分頗有看點,如最初的木頭“百葉窗”等,還有諸多珍貴照片。尤其是幾楨葉帥在南洋時期的照片,讓我們了解偉人也曾擁有“海龜”之經歷。

梅州大埔

  大埔在整個梅州旅游資源中,其天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是最為豐盛的。當自駕車穿行于綠水、青山之間,對先輩們飄洋出海的那份惆悵,敵不過那種愜意的意氣風發。

李光耀祖居


  由于本次同行的有來自新加坡的朋友,因此把觀光第一站設在了大埔高陂黨溪村的李光耀祖居——中翰第。據當地旅游局負責人介紹,“中翰第”屬“下山虎”式客家民居建筑,平房磚瓦結構,是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于公元1884年建造的,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眾所周知,李光耀是新加坡首任總理,其長子李顯龍則為現任新加坡總理。

  這座中翰第與周邊民居明顯不同的在朝向與風水上。因為當時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花錢買官之后回鄉建造,按照當時官員府邸與平民百姓宅子之間的諸多清規戒律,中翰第的開門朝向,門庭“飽滿”,視野甚為開闊。

  在此附近,我們發現田家炳先生的舊居“拱辰樓”也位于高陂鎮銀灘村。當望著那一洼綠水常流之后,不僅要對這個小小村落誕生的偉大的政治家和愛國商人肅然起敬。

三河壩紀念先烈


  三河壩,廣東梅州大埔境內汀江、梅江、梅潭河三水匯合成韓江起點。遙想當年,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后,8月3日,2萬余人的起義部隊按計劃撤出南昌南下廣東創建革命根據地。9月20日,起義軍進入大埔縣(茶陽)兵分兩路: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等率領主力直奔潮汕;朱德率領的第十一軍二十五師和第九軍直屬教導團共約4000多人則留守大埔三河壩阻擊敵人。10月1日——3日,血戰三河壩3天,在朱德的指揮下起義軍逐步走向江西,才有了后來著名的“井岡山會師”。

張弼士故居


  大埔張弼士的故居,據說是他發跡之后讓其管家回鄉興建的,因為其官至“光祿大夫”(一品大臣),因此命名為“光祿第”。實際上“光祿第”在全世界有3座,在西河鎮上北塘和馬來西亞檳城,分別有一座比大埔故居略小的,但3座宅子一模一樣。檳城的最先建成為老大,還被馬來西亞定為國寶。張弼士的管家有此授權之后,他自己也在家鄉,就在離“光祿第”不遠處修建了自己的宅子,據說比主人家的規模還大。可見張弼士對其信任,且可推斷張弼士應該從未回大埔故居看過。

  建于1908年的大埔“光祿第”為三堂四橫一圍,屋內有18個廳、13個天井、99個房間,大門上“光祿第”3個大字為李鴻章親筆提寫。屋后有上中下3個大碼頭,方便運送一切物資。張弼士是中國清政府時期“紅頂商人”,業績堪比胡雪巖。現光祿第還有張家后代居住,主屋部分陳列了經營方收藏的諸多民間用品,儼如清代民俗博物館,如官帽、官服、地契等,令人大開眼界。

靈光寺 120條龍尾齊集一處


  靈光寺的靈驗讓其聲名遠播,尤其是生死柏、菠蘿頂、大雄寶殿上無落葉等3個至今無法解開之謎,更讓靈光寺擁有迷人色彩。實際上靈光寺還有不少神奇傳說,如“五色雀”、“無篤石螺”、“片生熟魚”。據記載,這座大雄寶殿之頂有龍120條,其尾巴均集于一處,此項高超之技藝,估計現已無人能夠模擬。

  靈光寺的開山鼻祖是唐高僧潘了拳,當他49歲那年坐化時遺下了一偈:“四十九年,無系無牽。今朝撤手歸空去,萬里云開月在天。”當漫步于此寺前寺后時,那一句偈語“萬里云開月在天”之情景不時涌現,心境自寬、意境自然而然地澄明生動起來。

泰安樓 藍姓的石方城堡


  泰安樓像一座“城堡”,長方形、正看如一堵大墻橫亙。其位于大埔縣縣城龍崗村,建于乾隆年間公元1764年,距今有245年歷史,是國內極為少見的石方樓。

  泰安樓一共有200個房間,相對于常見、傳統的圓形圍屋,這座方形的圍屋給人四平八穩、固若金湯的感覺。泰安樓一至三層四周向內設前走廊,一層走廊的柱子為上木下石,二、三層為木柱,三樓前排中廳設有祭壇,為防外患,三層除前廊外還設有后走廊。一、二層不設窗,三層才開窗,并設有槍眼,整座大樓只有一個大門出入。據說,當時建造這座房子的時候,耗時多、耗資多,因此業主想出了一個辦法,以每天都發工資的形式,要求施工隊員必須每天舉一塊磚頭到三樓,方能領到日薪。久而久之,三樓的原材料都搬完了,工人們才恍然大悟主人每天發工資的真實用意。

  現大門邊上的公告欄里,還寫著藍姓子女的獎學情況,只要讀書方面有出息的藍姓子弟,都會得到族人獎學基金的獎賞。從這一點上來看,崇文重教的梅州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古訓,至今仍十分盛行。

旅游貼士

  到了大埔,值得觀賞的地方還有:全國最早成立的中山紀念堂、中山公園,還有三河壩明代古城墻、韓江源塑像、大東鎮坪山“千畝梯田”、客家土樓花萼樓等。

  旅行社線路梅州雁南飛、葉帥 故居、千佛塔、客家圍 龍屋兩天游

相關旅游攻略

 

 

中航國旅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 2004-至今   榮獲《廣州市誠信旅行社》稱號  
本站參考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本公司聯系,我們將馬上刪除!   企業常年法律顧問:廣東連越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