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的中國餐廳:
在印度對于中國游客來說,主要是“食”的問題有點麻煩。剛到印度時,由于新鮮,可以勉強接受印度餐,例如印度菜中的烤雞、羊肉馬沙拉(一種在很多調料醬里面燉的羊肉)等,雖然味道還可以將就,主食馕也和我們北方的餅差不多,關鍵是所有菜肴,都沒有能夠磨牙的,青菜磨成了米糊一般的醬,肉也成了一觸即碎的肉渣,咀嚼的快感全無,那種食物的色、香、味的觸覺、視覺以及嗅覺都變的很不靈敏。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所有印度菜肴中,一定會放兩種調料:洋蔥和咖喱!恰恰不能接受的是洋蔥,一人吃過,周遍5米的人都受到刺激。
新德里街道上,看不到任何引起食欲的餐廳字樣,唯一熟悉的“M”那是麥當勞,唯一熟悉的面孔,那是肯得基的肯大爺百年不變的微笑;想找到中餐館,談何容易?新德里地圖上還真的有一家標注著“chinese resturuant”,做出租車60盧比去到那里,是一家5星級酒店里的餐廳。坐在桌子上一看菜單,還真有中國菜,但只有兩個:一個chinese chaomian;(中國炒面),一個chinese chaofan(中國炒飯);哈哈。。。扯淡了,知道什么叫中國菜嗎?原來中國菜在印度老鄉心里,也就是炒飯炒面這么簡單,而印度菜在他們那里顯得那么高深莫測。
繼續找,不信諾大的新德里找不出一間能吃的中國菜館;問了不知道多少人,說不知道的就SORRY了,還有熱心人說知道的,大多是去了只有炒面炒飯,心情領了,但指了瞎道。走著走著,突然看到前面有個建筑很面熟,哈哈,中國字!!!不是韓文吧,不是日文吧,真的是中國文字!!! 那肯定是一間中國餐館了,起碼是臺灣的香港的,只要是中國人的餐廳就行。
中國餐廳外觀裝修的很中國,墻壁上用類似花崗巖雕刻的中國隸書體漢字,都是一些吉祥字眼,福啊壽啊,和啊善啊等等,門口掛著中國式的燈籠;餐廳內的裝飾別具一格,尤其是地板上有中國四大城市以及西亞幾個古老城市的簡略地圖,可能意味著海上絲綢之路(不知道絲綢之路經過新德里沒有)。
沒想到,有個服務員妹妹竟然是一口東北口音的中國女孩,哈哈,這下好了,什么東北大拉皮啊、豬肉胡亂燉啊、地三鮮啊都想起來了,趕緊進去找個地方就做下,什么要求也沒有,快把菜單拿來。。。
菜單很豐富,幾乎囊括了中國所有菜系的名稱:北京烤鴨、廣東燒鵝、辣子魚、龍井蝦仁...本來不看菜譜,就叫廚師做幾個菜,可能印象還好些,一看到菜譜,呵呵,這肯定是個大雜燴,想好吃那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