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里隱藏著的鬼故事 這個世界上最豪華、最森嚴、最龐大的深宅大院,自明永樂4年以來,整整600年時間里,這里作為住宅僅居住過兩個家族。他們一家姓朱,一家姓愛新覺羅,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這兩個家族的繼承者,自稱天子。《廣雅·釋天》曰:“天宮謂之紫宮。” 紫禁城作為一個符號,就擺在北京城的正中,至今為止,在某種意義上講,這座城池仍然象征著至高無上,象征著權力、欲望甚至死亡。 這座城池,600年來,外人無法自由出入、無法看到甚至是不許了解,當神秘的皇權與恐懼交匯,人們除了俯首之外,第一個想到的定是鬼神。 故宮的鬼故事太多了,多到幾乎可以自立成輯的地步。 滿文化民俗學家屈正英近年來收集了大量關于故宮的鬼故事,其中不乏情節曲折,結局意外的經典故事。 很多故事中說有個看門人每天晚上都能聽見有人在奏樂,而且有時能看見宮女太監排隊走過。故事還煞有介事地分析說,那個人家里的孩子身體都不好,都是因為那人受的陰氣大,影響了下一代。 地安門值班的保衛人員老田對于這種說法極為不屑,“有沒有奏樂,大家每天來景山這邊聽聽就好,而且我們一家老小身體都很好,誰要是因為在這工作把邪氣帶回家,還不都辭職了?” 類似這樣的故事多得很,甚至還有鬼故事聲稱,故宮展覽的曾經的嬪妃首飾,到了晚上會有鬼魂圍在周圍嘶嚎:“我的……我的……” 民俗學家屈正英指出,到底是誰聽過這樣的聲音,如今陳列這些首飾的地方戒備極其森嚴,不亞于美國大片里的防盜高科技,有誰能夠接近展館,并聽到這些聲音呢?再說,清朝嬪妃的首飾是按照等級配給,每人都有,清朝也沒有窮到嬪妃要互相搶奪首飾的地步…… 清廷鬼劇 按照屈整理出來的故事讀本,話說在1995年十月份的一天夜里,9點多鐘,兩個故宮中隊的武警正在中隊值班室看電視,突然兩個故宮保衛處的保衛干部闖進值班室,面色蒼白,氣喘吁吁地沖他和在值班室里的戰友說:“剛才我們兩個人巡夜,走到珍寶館時,發現有個人站在珍寶館的大門外。這個人穿著一身黑色的袍子,背對著我們,頭發很長,看不見臉。于是我們問了一聲,你是誰。剛問完,這個人就開始向北甬道里跑。于是我們打開手電就追,順著北甬道,一直追到小戲臺,我們始終距這個人三十多米,就是追不上他。在小戲臺的院子里,由于院子的另一個門是鎖上的,我們終于把這個人追上了,可是這個人還是背對著我們,但我們已看清了,肯定是個女人,身材嬌小,長發披肩一直垂到后背,我們就大聲說你轉過身來,這個女人呢就慢慢地轉過身來。可她轉過來后,我們看見她居然沒有臉!她的頭上沒有臉!!前面也是頭發,我們嚇壞了,手電掉在了地上,都顧不上撿就往你們這跑,不知道她追沒追我們,因為我們沒敢回頭看。” 兩名武警戰士聽后,就拿著槍,十幾個人隨著這兩個保衛干部出去查看,一直巡到小戲臺的院子里,發現那兩個保衛干部的兩個手電一左一右,還在地上,手電還沒有關呢。” “這是一個典型的故宮鬼故事的范本,很多鬼故事都脫胎于此。”屈正英笑道,“其實,我曾經專門去尋訪過故宮的工作人員,人家說1995年那會故宮已經實現了電子監控,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進入故宮,更別提十幾個人提著槍沖到珍寶館了。” 一位常年在地安門值班的保衛人員告訴本報,從80年代以來,故宮在閉館后的進出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別說是沒有鬼,就是有鬼也沒人看得見。” 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甚至有一種非常“科學”的論調聲稱,故宮的建筑墻體上的涂料多為四氧化三鐵,可以成為自然界的錄音機和錄像機,如此便可以解釋為什么故宮中經常會有前朝鬼影的存在了。 一位不愿具名的故宮古建筑修繕技師認為這幾近無稽之談,“不要說清朝時候的涂料會不會是四氧化三鐵,故宮成立博物院以來,大修就已數次,即便是有這些涂料,也早就被覆蓋了,而且為什么只錄下了清朝宮女?明朝的呢?” 勁松鬼樓事件 當時那座樓是新建不久的,搬進去的住戶只有一半左右,發生了這件事,樓里的住家又紛紛搬走了,只剩下空樓。奇怪的是人搬走了,鬼好像也跟著走了,整個空樓安安靜靜的。于是有些實在沒房住的人家又悄悄搬回來了,開始幾天平安無事,直到那天,有一個老太太晚飯后溜彎回來,上了樓梯看到有個披著長發的女人在自家門前站著,老太太納悶,不認識呀,便問那個背對自己的女人找誰。問了二遍,也沒有回應,老太太便一邊叫屋里老伴和兒子的名字,一邊上前拉她一把,想把她推到一邊自己進屋去。女人被拉了一下就慢慢地轉過身來,就著樓道昏暗的燈光,老太太看見了她的正面,嚇叫一聲癱在地上暈過去了。她的家人聽見叫聲來開門,看見母親不醒人事的躺在地上,馬上把她送到醫院搶救。老太太醒了以后還嚇得混身哆嗦,斷斷續續地說了事情的經過,原來那個女人轉過身子,老太太看見她的那一面也是個長發披肩的背影!可憐這個老太太被嚇得不能下床了,還整天疑神疑鬼,絮絮叨叨不知所云,最后只好被送回鄉下老家休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