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寺簡介
鎮海寺在五臺山臺懷鎮南5公里山腰。此地兩山夾峙中,中峰徽緩,古柏蒼翠,山花遍野,風景頗為秀麗。寺側清泉,長流不息,名曰海底泉。相傳此泉即為海眼,龍王九子貪戀民女,橫溢成災,文殊發覺降大鍋鎮之,后人于此建寺。名曰鎮海。清代建造,內有康熙五十年(1711年)御制碑文。寺前坡道崎嶇,現存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佛殿,宣教殿,左右配殿等,各殿佛像俱全,皆為清塑。
寺南側為永樂院,清章嘉活佛的住所,院內石雕十五世章嘉佛塔,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造,傳為金頂玉葬。塔周雕佛傳故事,上部為四方佛像,周設廊屋,畫十大明王和十二圓覺菩薩。十五世以后,歷代章嘉皆到此避署,蒙藏教徒朝山禮佛,多要到此,瞻仰活佛。
鎮海寺看點
鎮海寺后有一座小院,院內有乾隆五十一年建造的十五世章嘉活佛墓塔。墓塔八面雕有精細的人物圖案。章嘉活佛是黃教中一個歷代沿襲的職位,其地位僅次于達賴、班禪活佛。康熙皇帝尊章嘉活佛為“大國師”,讓其統管內蒙五十旗。第十九世章嘉活佛、即末世活佛被袁世凱委任為北京、西寧、五臺山黃教的首領,后來還擔任了國大代表。這個末世活佛在五臺山擁有極大權力,因鎮海寺是他的行署,所以鎮海寺的規模也日漸龐大。
鎮海寺導游
鎮海寺建在陡峻的石山嘴上,海拔1600米。寺院因山借勢,錯落有致,從山腰到山頂形成步步高升格局。寺前有幡桿、石獅,寺內有殿堂樓房100間。現僅存有四座大殿,分別是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和關公殿,其中觀音殿又稱文殊殿,殿內供奉有五尊菩薩,兩側是十八羅漢。
鎮海寺介紹
位于臺懷鎮南清水河西側,距臺懷鎮5公里。這里蒼松翠柏,曲徑通幽,是一處極其清靜的所在。
鎮海寺門票·開放時間
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