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市位于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榕江和練江流域歷史上是粵東地區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之一。揭陽母親河榕江是廣東粵東地區第二大河流,素稱“魚米之鄉”。 于2012年12月21、22日到揭陽。
揭陽樓位于市區東,取法漢代形式,是揭陽新的城市地標。樓總高38米,五層。
主樓前放置9.99米高、重達58噸號稱世界最大最重的青銅方鼎。
進賢門位于原揭陽古城東、北二城門之間,是揭陽古城的標志性建筑。始建于明代天啟元年(1622),分上下兩部分,下為石筑城門,上為三層門樓。門樓通高16.77米,純杉木結構。首層三進5間,上層為八角亭閣。
西湖公園在市區西南,傍依榕江南河,園內西湖岸柳垂蔭,碧波蕩漾。湖中有兩層湖心亭,九曲橋由亭向左右伸展。
揭陽學宮又稱孔廟,位于市區,為揭陽古代最高學府。初創于宋紹興十年(1140),清重修。
1925年周恩來曾在此辦公,1927年秋天周恩來、賀龍、葉挺等也曾在學宮召開軍事會議。
揭陽城隍廟是廣東省內現存最大規模的同類古建筑。位于揭陽東門城隍街,建于宋紹興十年(1140),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具有宋明建筑風格和地方傳統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