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石壁山介紹:
潮州石壁山風景區中木郁郁蒼蒼,有明代的古樹名木,又有新栽的博士林,有古寺“雷音寺”,有自然景點“諫玉泉”,有近代建筑物“粵東一壁”(趙樸初題)牌坊、納海樓、麗澤湖、飛虹橋等。山腰上靈氣呈祥,聞名的饒平二中就坐落在石壁山南麓,每天可聞瑯瑯的讀書聲。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著名書畫家關山月、漢學大師饒宗頤、饒平籍的劇作家郭啟宏等十多位名家均為石壁山景區贈墨題字,使河山增輝,名貫粵東。
主要景點
雷音古寺
雷音古寺位于棲云山南麓,明嘉靖二十八年(1532年),黃岡上步村余散人在棲云山長神洞旁建造一座石亭,亭內有人住守,以看護亭前墓葬(該古墓曰黃牛聽金鐘),時常向長神洞山神焚香點燭、祈求平安。后來逐漸演變成雷音古寺。清朝乾隆年間,江西省景德鎮發生窯變,出現了十八尊羅漢。每尊羅漢背后都有“潮州雷音古寺”字樣。縣官奏報朝廷,皇上下旨來潮州尋找雷音古寺,潮州知府忙通知各縣尋覓,后來才在黃岡棲云山長神洞旁找到這個“雷音古寺”。因該寺供奉的十八羅漢與窯像酷似,而這個雷音寺以上神洞巨石為后壁,故后人又稱雷音古寺為“石壁庵”,原來的棲云山,也叫成石壁山。
涑玉泉
涑玉泉位于石壁山谷處。周圍古樹成蔭,一巍峨巨石覆蓋數石、形成一個石洞。洞口高1米,寬1.7米,向縱橫各5米。洞床有一大石,依山勢趨前傾斜,兩側各有一道彎彎曲曲小石溝從底端伸出,四時冒出清泉,于洞口匯合流出洞外,如臥龍吐水。明嘉靖三年(1524年)余翁在巨石上鐫刻“涑玉泉”3個大字;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許志良題《玉泉留題》詩二首;清同治六年門(1867年)鳳岡督軍使者張殿雄題五律詩一首,均贊美涑玉泉。
納海樓
納海樓在饒平縣黃岡鎮石壁山之顛。占地面積500平方米。登樓可俯瞰黃岡全貌,海天一色的南海,取時代之哲理,象大海一樣接納百川乃顯大;納得下大海的寬闊胸懷,故名。樓建于1991年4月至1992年9月,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雙層6柱,建筑博采傳統古建筑的加工工藝,屋頂翹角飛檐,金黃色琉璃碧瓦,四周回廊,護以紅漆欄桿,樓上、樓下雕梁畫棟,雕刻上一幅幅神話,古裝戲屏、奇花異草。納海樓牌匾由著名畫家、書法家關山月題寫。是一處旅游勝地。
石壁山交通
潮州市汽車總站位于市內潮楓路潮州賓館對面,主要是發往省內各市以及福建、江西的長途汽車。每天潮州都有多趟汽車發往汕頭,將潮汕緊密聯系起來。汽車總站發往汕頭總站的長途汽車,每隔10分鐘一班,行程50分鐘即到,票價10元;發往廣州的長途汽車整點發車,行程5小時,票價160元;發往深圳羅湖汽車站,形成4個半小時,票價130元。
位于潮州市中心醫院斜對面的西門車站也是潮州的長途客運站,主要發往廣州、深圳、珠海等省內的長途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