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陽市渦陽天靜宮介紹:
渦陽天靜宮(又稱老子廟、太清宮),是中國先秦偉大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誕生地、道教祖庭,坐落在渦陽縣城北,南距谷水(今稱武家河)入渦陽處二華里,北枕龍山,三面環水,環境清幽。1989年以來,經海內外專家學者多方考察論證,確認此處為老子誕生之地,天靜宮舊址所在。故而馬炳文、譚兆、侯寶垣等大德之士發起廣募善款,重修天靜宮。于老子則為紀念圣地,于道家則為研究中心,于道教則為天下祖庭。此番重修依其鼎盛時期——北宋時的規制修復。全宮分中、東、西三路。中路為正殿所在,前后有山門、會仙橋、靈官殿、老君殿、三清殿、慈航殿、呂祖殿、天師殿、財神殿、元辰殿、老祖殿、重陽殿、鐘鼓樓、“道之源”、“德之初”陳列室和乾坤道舍。其東有東岳廟、圣母殿、流星園及九龍井。西有講經堂及客堂、藏經閣。今青牛回轉,紫氣重現,老子故里天靜宮已復屹于古相大地,再現昔日風采。
渦陽天靜宮始建于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初稱老子廟。蓋因桓帝夢見老子降于殿廷,乃頒旨在此立祠祀奉。此后,曹魏黃初三年(222年),隋開皇元年(581年),都奉敕修建過。李唐王朝,以老子為始祖,尊崇之極,屢加冊封,欽賜廟額為“太清宮”并尊此廟為祖廟,大興土木。其金碧輝煌,宏偉壯麗,不遜于帝王之都。唐末戰亂,幾成廢墟。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至天禧二年(1018年)間奉敕重建,翰林學士盛度撰碑。元世祖以來,道教再度興盛,至順三年大規模敕建,改名為天靜宮。翰林學士張起巖撰碑。
娛樂項目: 其他
景區類別: 古跡遺址,人文地理
地址: 安徽省渦陽縣鄭店村流星院址
渦陽天靜宮交通:
乘車:由渦陽縣城乘出租車,30元往返搭乘摩托車10元往返,行9千米另外渦陽縣城里汽車站附近有條在河邊的街,有些半新不舊的建筑,有興趣可以去轉一下由亳州到蒙城路過渦陽,車票一般在8~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