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鳳臺茅仙洞介紹:
茅仙洞風景區位于鳳臺縣城南3公里處,三面環水,淮河繞道而過,素以淮上勝境著稱。干百年來,茅仙洞香火不斷,游人如梭。
景區內林壑優美,佳樹蔥籠,山石倒長,南仰北傾,斜指南天,自古為佛道兩教傳習勝地,更是瀏覽佳境。其景點有茅仙洞、古壽唐關、淮河第一峽、古香由寺、靈龜聽禪、淝水之戰古戰場等諸多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茅仙洞北面的懸崖上古柏參天,南面是一排道房。洞西面有大殿,雕梁畫棟,大殿后還有一進三清寶殿。茅仙洞上方,依山勢筑有三仙閣,里面供奉三茅神像。閣下方兩列各有六角涼亭一座。
漢宣帝地節中(前69-66),茅山道教創始人之一的茅盈,曾在洞口外建草庵一座,爾后茅盈、茅固、茅衷史弟三人陸續來此隱居,修身養性,采藥煉丹,成仙得道。當地居民遂以茅仙洞名之,并遺有“煉丹井”古跡。清天觀始名“元同庵”,因僧道尼更疊居住而數易其名,直到清朝末年(約1907)方定命為清天觀。到清光緒十七年(1892),道長葛明興(正心),金大春募修地藏王殿,之后于光緒二十年鑄成八卦洪鐘一口現置院中,重達千斤。在靈雨空山聞得一聲鐘鳴,更襯托出道院之清幽。
繼葛明興、金大春之后,道長李至高、童至方得河南懷慶鎮總兵謝寶勝(原為本廟道士,后還俗從軍)資助、建三仙樓于茅仙洞口,“遠望危樓空嶼,聳翠流丹,即三仙樓也。”(據張敬生《重修茅仙洞三仙樓記》)籍以供奉三茅真君。民國二十三年,主持道長蘇理純素好老莊,行善積德,育爐燒煉長生藥,真道行修蓋壽丹,內功外行而俱有,領導大修三仙樓、山門、中殿、客廳、主殿等,煥然一新,威嚴壯觀。壽縣興人汪以道書:“清天觀”三大字,嵌在山門上方。門墻上道還嵌有“呼鹿耕煙種瑤草,招鶴下云倚古松”的泥塑。繼之,蘇宗善主持茅仙洞,清修苦行,1957年任中國道協理事,繼任主持崔宗軒。現由崔宗軒簪冠徒、安徽省道協副會長紀誠修率道眾開展道教活動。
娛樂項目: 其他
景區類別: 古跡遺址||自然風光,自然風光,洞穴
地址: 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
茅仙洞交通:
乘車:市內乘車至鳳臺縣,然后乘出租車至景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