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晉中市養和堂介紹:
在養和堂還出了一個晚清時期的“前衛”人物,那就是常麟書的叔父常立教。常立教是光緒戊戌年(1898)參加公車上書康梁變法的山西籍四個舉人之一。變法失敗,歸鄉隱居,從事教育。在清末,榆次的許多文化人都曾受過他教授學術和品格的熏陶。
過了石牌坊,大家一看這個挑角門上的匾額,就知道這是進士公的府第了,它的堂名為養和堂。由于它的大門上彩繪的門神,威武雄壯,栩栩如生,別具特色,遠近聞名,因此,這一帶人都稱它為“門神院”,讓我們走進這位常氏“文曲星”的宅院,去“沾”一點進士公的靈光吧。
古人把廣有藏書的地方,叫做“蘭臺石室”,而養和堂的前院石欄、石影壁、石半亭,真讓你頓生進入“石室”的感覺,連正院的夾牌樓花墻,也是石刻的。石柱和半亭石壁上的字,都出自本堂主人常麟書和他父親——著名書法家常立屏之手。
常麟書是晚清時期山西儒學大家和教育家,他一生著作有五十六部之多,其中《外史歌略》用韻文的方式,向國人介紹了世界各國的地理、歷史、文化、經濟等情況,可以說得上是晚清時期,能正確、客觀地放眼看世界的先驅。常麟書的這種見識與常家世代從事外貿是分不開的。
娛樂項目: 其他
景區類別: 自然風光,江河
地址: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