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晉城市羊頭山炎帝文化旅游區介紹:
羊頭山炎帝文化旅游區(Emperor Yan cultural relic in Mt.yangtou)位于晉城市區北35公里的高平市神農鎮,華夏始祖一炎帝神農氏活動的遺跡遺址,在全鎮境內分布廣泛,多達40余處。這里是華夏農業文明的發源地,這里傳頌著“精衛填海”的美妙故事,這里有炎帝居住過的羊頭山,有舉國無雙的明代“炎帝陵”石碑。炎帝行宮內的雕花石礎和正殿“西游記”木雕圖案,為國內現存雕刻之精品。
羊頭山位于高平市北部,海拔1300米。古來是澤州潞州兩郡的分界線。所謂:“嶺限二郡,地跨三邑”是也。這里早在遠古時期就是原始人類居住聚集生息之地。在《黑暗傳》一書中寫道:“神農上了羊頭山,仔細找,仔細看,找到粟粒有一顆,寄在棗樹上,忙去開荒田,八種才能成粟谷,后人才有小米飯”,描繪了神農炎帝氏在羊頭山種植粟的生產圖景。
在炎帝的神話傳說中:“丹雀銜九穗禾墜地者,帝適而植之”,這和炎帝在羊頭山中五谷的記載同出一撤。《中國歷代史話》在論述我國原始社會的發展史中指出:“新石器時代是伴隨農業發展而開始的”。從我國黃河流域的地理條件和原始生產的技術條件,可以確定,黃河流域靠近山麓的地帶,就是我國農業發生的最早淵源。
以羊頭山為中心的廣闊地帶正好具備這樣的地理條件,神農炎帝氏種五谷的神話就發生在此地。這里也確實是黍稷等農作物是主要產區,所以羊頭山是我國原始農業的發祥地,而且也是最早祭祀始始祖的地方。在以羊頭山為中心的區域內,所發現的神農城神農泉神農井神農廟五谷畦耒耜洞等許多遺址遺跡尚存。炎帝在這里種五谷嘗白草制耒耜興醫藥制陶器開日市,始興稼穡的原始農耕文化的神話故事代代流傳。炎帝逝世后就歿葬于羊頭山東麓的莊里村,歷朝歷代歲歲奉祀。
在這里形成了以炎帝陵為中心的廟祠宮等一系列獨特的炎帝文化建筑群落。與炎帝有關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風俗習慣碑文石刻和祭祀炎帝的廟宇十分豐富。每年暮暮四月梨花盛開,一個方圓45華里的地方,鳥語花香,皚皚梨花白茫茫好似祭祀始祖炎帝。如此盛況在全國都是十分罕見的。諸多史籍史料的發現,活動在羊頭山一帶的炎帝就是初創耆國的第一代始祖軌公,莊里村炎帝陵葬的就是第一代始祖是確定是無疑的。事實證明在這塊土地上歷代延續著神農炎帝氏的神話故事之所以源流古老時空吻合,是因為始祖在這里活動的遺存。密度集中內容詳實體系完整,這在全國來說是罕見的。
娛樂項目: 登山,其他
景區類別: 自然風光,山川,人文地理,古跡遺址
地址: 晉城市區北35公里的高平市神農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