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概況
國名 蒙古國(Mongolia)
面積 156.65萬平方公里。
首都 烏蘭巴托(Ulaanbaatar)。人口約100萬(2006年底)。平均氣溫為2.2℃。
國家元首 總統查黑亞·額勒貝格道爾吉(Tsahiagiin ELBEGDORJ),2009年6月18日就任。
人口 268.34萬人(2008年底)。喀爾喀蒙古族約占全國人口的80%,此外還有哈薩克等少數民族。主要語言為喀爾喀蒙古語。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
重要節日
【白月】日期與我國藏歷新年相同,是蒙古民間最隆重的節日,以前稱為“牧民節”,只在牧區慶祝。1988年12月,蒙古大人民呼拉爾主席團決定,白月為全民節日。
【國慶節-那達慕 】7月11日。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取得勝利,7月10日,在庫倫(今烏蘭巴托)成立君主立憲政府,后將次日定為國慶日。1922年起,蒙古定期在每年7月11日舉行全國性那達慕,成為國慶活動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1997年6月13日,蒙古國慶中央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蒙古國慶易名為“國慶節-那達慕”。那達慕,蒙語意為“游戲”、“娛樂”,原指蒙古民族歷史悠久的“男子三競技”(摔跤、賽馬和射箭),現指一種按著古老的傳統方式舉行的集體娛樂活動,富有濃郁的民族特點。
蒙古國詳細介紹
位于亞洲中部的內陸國,東、南、西與中國接壤,北與俄羅斯相鄰。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常年平均氣溫為1.56℃。冬季最低氣溫可至-50℃,夏季戈壁地區最高氣溫達40℃以上。
蒙古國原稱外蒙古或喀爾喀蒙古。1911年12月蒙古王公在沙俄支持下宣布“自治”。1919年放棄“自治”。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勝利,同年7月建立君主立憲政府。1924年11月26日廢除君主立憲,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簽訂雅爾塔協定,規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維持”,并以此作為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條件之一。1946年1月5日,當時的中國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1992年2月改國名為“蒙古國”。
政治 2008年蒙政局基本保持穩定。7月,蒙舉行國家大呼拉爾(議會)選舉,蒙古人民革命黨獲得全部76個議席中的44席,在選舉中獲勝。民主黨獲得26席。9月,人民革命黨同民主黨聯合組成政府。人革黨主席巴雅爾任總理,民主黨主席阿勒坦呼雅格任第一副總理。
【憲法】現行憲法為第四部憲法,于1992年1月通過,同年2月12日起生效。憲法規定:蒙古國是獨立自主的共和國;視在本國建立人道的公民民主社會為崇高目標;在未頒布法律的情況下,禁止外國軍事力量駐扎蒙古國境內和通過蒙古國領土;國家承認公有制和私有制的一切形式;國家尊重宗教,宗教崇尚國家,公民有宗教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根據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和原則,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根據該憲法,改國名為“蒙古國”,建立議會制。
【議會】國家大呼拉爾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行使立法權。國家大呼拉爾可提議討論內外政策的任何問題,并將以下問題置于自己特別權力之內予以解決:批準、增補和修改法律;確定內外政策基礎;宣布總統和國家大呼拉爾及其成員選舉日期;決定和更換國家大呼拉爾常設委員會;頒布總統當選并承認其權力的法律;罷免總統;任免總理及政府成員;決定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組成及權限;決定赦免等。國家大呼拉爾為一院制議會,其成員由蒙古國公民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選出,任期四年。本屆國家大呼拉爾于2008年7月產生,共76個席位,蒙古人民革命黨和民主黨分別占44席和26席。下設7個常設委員會。主席達木丁·登貝爾勒(Damdingiin Demberel,人民革命黨)2008年7月當選。
【政府】國家權力最高執行機關,政府成員由國家大呼拉爾任命。現政府由人民革命黨同民主黨聯合于2008年9月組成。政府成員為:總理桑·巴雅爾、第一副總理諾·阿勒坦呼雅格、副總理米?恩赫包勒德、對外關系部長蘇·巴特包勒德、財政部長桑·巴雅爾朝格特、法律和內務部長曾·尼亞木道爾吉、自然環境和旅游部長魯·岡蘇赫、國防部長羅·包勒德、教育文化科學部長云·奧特根巴雅爾、道路交通建筑和城市建設部長哈·巴特圖勒嘎、社會保障和勞動部長特·甘迪、食品農牧業和輕工業部長通·巴達木珠奈、健康部長桑·蘭巴、礦產和動力部長達·卓里格特、政府辦公廳主任巴?道勒格爾。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首都和21個省。
【司法機構】法院行使司法權,由最高法院和各級地方法院構成。最高法院現任大法官索·巴特德勒格爾,2005年10月就職。檢察機構由總檢察署和各級地方檢察署構成。現任總檢察長蒙·阿勒坦呼亞格,1999年6月就職。
【政黨】實行多黨制。至2008年4月,共有18個政黨。主要有:
(1)蒙古人民革命黨(Mongolian 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1921年3月1日成立,原稱蒙古人民黨,1925年3月改稱現名。黨員約16萬名。1997年2月該黨召開的二十二大確定黨的性質為“民族民主主義性質的中左翼政黨”,理論基礎為“民主社會主義思想”。2007年10月該黨召開二十五大,通過黨章修正案,決定保留黨章中“黨主席兼任總理”的規定,選舉由23人組成的領導委員會。現任主席桑?巴雅爾,總書記烏·呼日勒巴特爾,書記米?恩赫包勒德、曾?尼亞木道爾吉、圖?岡迪、羅?阿瑪爾薩那、策?蘇赫巴特爾、烏?巴爾斯包勒德。
(2)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2000年12月6日由蒙古民族民主黨、社會民主黨、民主復興黨、宗教民主黨和民主黨合并而成。黨員逾16萬。黨的宗旨是重視人的發展、人的權力和自由,并視個人能力大小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黨的目標是鞏固蒙古政治獨立;建立合理、強大的經濟體制;建立開放的社會;建立良政;將社會發展與國際社會進步密切接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四年召開一次會議。全國協商委員會(相當于中央委員會)下設8個常設委,負責日常工作。黨的監察機關是獨立于任何個人的基本章程委員會,對黨章負責。黨主席諾·阿勒坦呼雅格。
【重要人物】查黑亞·額勒貝格道爾吉:總統。1963年3月生。1988年畢業于烏克蘭利沃夫市軍事政治學院。曾在美國留學,1980至1991年任蒙古民主聯盟主席。1994至1996年任民族民主黨主席。1996至1998年任國家大呼拉爾副主席。1998年任總理。2004至2006年任總理。2005至2008年任民主黨主席。1992、1996、2008年三次當選國家大呼拉爾委員。2009年5月當選總統。懂英語、俄語。已婚,有五個子女。
達木丁·登貝爾勒:國家大呼拉爾主席。1941年生。1964年畢業于蒙古經濟學院貿易與經濟技術組織專業。1964至1968年任科布多省商業采購管理局副局長。1968至1970年任人革黨科布多省委政治教育辦負責人。1970至1972年任科布多省革命青年團第一書記。1972至1975年任蒙古革命青年團中央組織部部長。1977至1990年任人革黨中央委員會協調員、組長。1990至1992年任人革黨扎布汗省委第一書記。1992年起連續5次當選國家大呼拉爾委員。2000至2004年任大呼拉爾政權建設常設委主席、2007至2008年任社會保障和勞動部部長。2008年9月當選國家大呼拉爾主席。懂英語、俄語。已婚,有兩子兩女。
桑加·巴雅爾:總理。1956年生于烏蘭巴托。1978年畢業于莫斯科國立大學法學專業。1978至1979年在烏蘭巴托市人民代表呼拉爾執行機關和烏蘭巴托市友誼區政府任職。1979至1983年任武裝力量總參某部第四局參謀。1983至1988年任蒙古通訊社記者、編輯、代主編。1988至1990年國家廣播電視委員會副主席。1990至1992年任人民大呼拉爾代表、小呼拉爾代表、小呼拉爾政權建設常設委員會主席。1992至1997年任國防部下屬戰略研究所所長。1997至2001年任總統辦公廳主任。2001至2005年任駐俄羅斯大使。2007年11月任總理。2008年9月連任總理。1988年加入蒙古人民革命黨。2005至2007年任黨總書記。2007年10月當選黨主席。
經濟 以畜牧業和采礦業為主,曾長期實行計劃經濟。1991年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1997年7月,政府通過“1997-2000年國有資產私有化方案”,目標是使私營經濟成份在國家經濟中占主導地位。
國內生產總值:28.56億美元(2008年,按2005年可比價格計算)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64美元(2008年,按2005年可比價格計算)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8.9%(2008年)
貨幣名稱:圖格里克(TUGRUG)
匯率:1美元=1431圖格里克(2009年6月)
通貨膨脹率:22.1%(2008年)
注冊失業人數:2.98萬人(2008年底)
【資源】地下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有銅、鉬、金、銀、鈾、鉛、鋅、稀土、鐵、螢石、磷、煤、石油等80多種礦產。全國森林覆蓋率為8.2%。
【工業】2008年工業總產值為13.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
【旅游業】蒙全國有旅游基地、大小賓館、飯店約700家。從事旅游服務的公司約500家,主要賓館有烏蘭巴托飯店、巴彥高勒飯店、成吉思汗飯店、大陸酒店等,主要旅游點有哈爾和林古都、庫蘇古爾湖、特列爾吉旅游點、成吉思汗旅游點、南戈壁、東戈壁和阿爾泰狩獵區等。
【交通運輸】以鐵路和公路為主。鐵路總長1811多公里,約擔負全國貨運量的62.8%。公路總長49250公里,其中土路43665.9公里,碎石路1946.3公里,改良路1923.6公里,柏油路1714.9公里。木橋和混凝土橋總長27706米,其中,木橋11287米,混凝土橋16419米。2008年,蒙各種運輸工具貨運總量為2390萬噸,同比增長2.5%,客運總量為2.32億人次,同比增長10.3%。
2008年統計顯示,蒙全國有汽車19.05萬輛,同比增加17.6%。
空運:與北京、莫斯科、伊爾庫茨克、首爾、東京、大阪和法蘭克福之間有定期航班。國際機場1個,為烏蘭巴托“成吉思汗”機場。
【財政金融】2008年蒙古中央財政收入為17.01億美元,占GDP的35.2%,總支出和償還外債總額為19.42億美元,占GDP的40.2%。財政赤字2.41億美元,占GDP的5%。
截至2008年11月底,蒙外匯儲備6.063億美元,同比減少39.8%。
蒙古銀行:1924年成立,行長巴特蘇赫。
蒙古貿易開發銀行:1990年成立,行長梅德勒。2002年5月,該行實現了私有化,其76%的國有股被瑞士和美國合資的財團以1223萬美元收購。
【對外貿易】同70多個國家有貿易關系。實行經濟開放政策。近年來,積極發展同西方發達國家和亞洲國家的經貿合作,主要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
總 額 | 30.18 | 40.06 | 61.55 |
進口額 | 14.89 | 21.17 | 36.16 |
出口額 | 15.29 | 18.89 | 25.39 |
差 額 | 0.39 | -2.28 | -10.77 |
出口主要為礦產品、紡織品和畜產品等;進口主要有礦產品、機器設備、食品等。主要貿易伙伴為中國、俄羅斯、歐盟、加拿大、美國、日本、韓國等。
【對外投資】九十年代以來,蒙古開始對外投資,但投資額很小。1992年起蒙古開始對華投資。
【外國資本】截至2008年底,有中、俄、日、美、韓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向蒙直接投資,投資額約30.1億美元,投資項目計9327個。主要投資部門為礦山、輕工、畜產品加工、商業、建筑等。
據蒙方統計,至2007年底,中國對蒙投資16.8億美元,投資項目4628個。
【外國援助】至1990年,前蘇聯共向蒙提供約114億轉帳盧布貸款,2003年底,俄方宣布免除蒙98%的債務,蒙方償還了剩余的2.5億美元,蒙俄債務問題解決。1991年,日本、世行等發起國際援蒙會議,中國以觀察員身份列席。該會已舉行十次,歷屆會議共向蒙允諾提供35.6億美元的援助,實際落實21億美元。主要援助國和國際組織有日本、美國、德國、俄羅斯、中國及亞行、世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
人民生活 1998年1月1日起,實行五天工作制。2006年7月1日,《社會福利法》開始施行。2008年,蒙全國5個地區的最低生活標準為89000-94300圖格里克不等。
軍事 蒙古人民軍于1921年3月18日創建。總統兼任武裝力量總司令。1996年起實行文職國防部長制度。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獨立于國防部。實行義務兵役制,1998年起增加了替代、合同兵役和抵償服役制。1992年起服役期改為一年。
2008年總兵力共有2萬人。1997年開始對武裝力量組織結構進行調整,其編制體制由師-團制轉入了旅-營制。
文化教育
【教育】全國15歲以上人口中,文盲約占2%。實行國家普及免費普通教育制。截至2008年,全國共有2-6歲兒童224864名,其中102522名兒童接受學前教育。有4242位學前教育教師。全國有783所幼兒園,其中696所為國立,87所為私立。
全國有全日制普通教育學校748所,其中594所為國立,154所為私立。全國共有高校172所,其中國立高校38所,主要有國立大學、科學技術大學、教育大學、農業大學、醫科大學、文化藝術大學、人文大學、烏蘭巴托大學等,私立高校134所,主要有依和扎斯克大學、奧特根騰格爾大學等。
根據政府間文化教育科學合作協定,蒙與50個國家交換留學生。
【文化】蒙古國教育文化科學部文化藝術局主管全國文化藝術工作,下屬國家民間歌舞團、國家話劇院、國家歌劇舞劇院、國家雜技院、國家音樂館、國家木偶劇院和博格達汗宮博物館、喬依金喇嘛廟博物館、造型藝術博物館、國家歷史博物館、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文化遺產中心、國家圖書館、國家藝術畫廊等單位。
【新聞出版】據蒙方統計,全國公開發行的報紙約170種、雜志68種、43家廣播、51家電視臺。主要報刊有《日報》、《世紀新聞報》、《今日報》、《真理報》、《蒙古新聞報》等。這幾種報紙是蒙古發行量最大的報紙,約1萬份左右。除《真理報》是蒙古人民革命黨機關報外,其余均是自由刊物。此外還有《索音博報》(軍報)、《烏蘭巴托時報》、《人民權利報》等。
蒙古通訊社(簡稱蒙通社):系官方通訊社,創建于1921年。該社與新華社、路透社、俄羅斯新聞社、塔斯社等有合作關系,每天接收上述通訊社的電訊稿,有選擇地發布。
公共廣播電臺(原國家廣播電臺):系蒙古唯一非私營廣播電臺。創辦于1931年,1934年9月1日首次播音,使用喀爾喀蒙古語,現廣播覆蓋全國。對外用“蒙古之聲”廣播。1964年9月首次用蒙、漢語播音,1965年開始用英語播音,1997年1月改名為“蒙古之聲”。目前該電臺每天用蒙、漢、俄、英、法、日、哈薩克語等7種語言對外廣播。
公眾電視臺(原蒙古國家電視臺):1967年9月27日創建。每天播放約10小時的節目。現經常轉播我CCTV9、美國世界新聞網、日本NHK、法國、德國、俄羅斯等國電視臺節目。
TV9、TV5、TV25、烏蘭巴托電視臺為歷史較長的私營電視臺。“鷹”、C1、TV8、NTV、教育、USB等為較有名的新私營電視臺。
1995年起,有線電視臺開始播出。目前,蒙古首都設有“桑斯爾”、“黑目”等幾家有線電視臺。
對外關系 國家大呼拉爾1994年通過的《蒙古國對外政策構想》規定,蒙古奉行開放、不結盟、多支點的和平外交政策,強調“同俄羅斯和中國建立友好關系是蒙古對外政策的首要任務”,主張同中俄“均衡交往,發展廣泛的睦鄰合作”。同時重視發展同美日德等西方發達國家、亞太國家、發展中國家以及國際組織的友好關系與合作。2004年12月,蒙古國家大呼拉爾通過的決議指出,蒙古積極推行符合穩定發展目標的,獨立、開放、多支點的對外政策,全面鞏固與中、俄的睦鄰關系與合作,發展鞏固蒙美全面伙伴關系與合作,深化鞏固與歐盟成員國間業已發展的雙邊關系,擴大發展合作領域,發展與東盟地區論壇成員國間的雙邊關系,積極參加東北亞和中亞政治、經濟活動進程和對話,積極參與聯合國和其它國際機構的活動。
截至2009年5月,蒙古已同149個國家建交。
【同中國的關系】1949年10月16日中蒙建交。60年代中后期受中蘇關系惡化影響,兩國關系經歷曲折。1989年兩國關系實現正常化以來,兩國睦鄰友好合作關系發展順利。2003年兩國宣布建立睦鄰互信伙伴關系。
2008年4月1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海南三亞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會見蒙古總統恩赫巴亞爾。6月19至21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蒙,與蒙古總理巴雅爾舉行會談,會見蒙古總統恩赫巴亞爾和國家大呼拉爾主席龍戴姜倉。8月9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期間會見蒙古總統恩赫巴亞爾。8月23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奧運會閉幕式期間會見蒙古總理巴雅爾。8月2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奧運會閉幕式期間會見蒙古總理巴雅爾。10月3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阿斯塔納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七次會議期間會見蒙古總理巴雅爾。12月10至15日,蒙古國家大呼拉爾主席登貝爾勒訪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分別會見。
2008年蒙方訪華的還有:3月,外交部長奧云訪華;11月,蒙副總理恩赫包勒德來華參加“一村一品”國際會議。中方訪問蒙古的主要有:1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長烏蘭率團參加在蒙舉行的中國內蒙古文化節;5月,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董力訪蒙;8月,總參謀長助理陳小工率團訪蒙參加中蒙國防部第三次戰略磋商;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方新率團訪蒙參加亞洲女議員、女部長會議;10月,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季志業率團訪蒙參加“蒙中睦鄰關系現狀與前景”學術研討會;人民日報副總編米博華訪蒙;12月,中聯部部長王家瑞訪蒙。
據中方統計, 2008年中蒙雙邊進出口總額為24.38億美元,增長19.8%。其中,中方出口9.06億美元,增長32.7%,進口15.31億美元,增長13.3%。
中國駐蒙古大使:余洪耀。館址:蒙古國烏蘭巴托市蘇赫巴托區青年大街5號。電話:(0097611)320955、323940、311985。傳真:(0097611)311943。
蒙古駐華大使:巴特蘇赫。館址:北京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秀水北街2號。電話:65321203,65321810。傳真:65325045。商務處電話:65321952。
【同俄羅斯的關系】1921年11月5日建交。2008年1月,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總統波塔波夫訪蒙;2月,蒙武裝力量總參謀長陶高訪俄;俄羅斯安全委員會代理秘書索博列夫訪蒙;3月,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總裁雅庫寧訪蒙;俄羅斯杜馬外事委員會主席科薩切夫訪蒙;4月,蒙古總理巴雅爾訪俄;5月,蒙古總統恩赫巴亞爾對俄羅斯進行工作訪問;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訪蒙;9月,蒙總理巴雅爾赴俄出席貝加爾經濟論壇;11月,“達爾汗1”蒙俄聯合軍演在蒙舉行;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總裁雅庫寧訪蒙。
【同美國的關系】1987年1月27日建交。2008年3月,美國千年挑戰基金負責蒙古事務執行官羅伯特里德訪蒙;7月,蒙古總統恩赫巴亞爾會見美國亞洲基金總裁;9月,“可汗探索”聯合軍演在蒙舉行;蒙古總統恩赫巴亞爾會見美國商務部副部長米歇爾。
【同歐洲國家的關系】2008年2月,首屆蒙古瑞士外交部磋商在瑞士舉行;3月,蒙英政府間第九屆圓桌會議在烏蘭巴托召開;4月,蒙古葡萄牙外交部間第一次政治磋商在里斯本舉行;5月,蒙古外長奧云訪問法國;8月,克羅地亞總統梅西奇訪蒙;丹麥王儲腓列特訪蒙;摩納哥大公阿爾貝訪蒙;9月,德國總統克勒訪蒙;蒙古-歐盟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蒙舉行;10月,蒙古總統恩赫巴亞爾訪問保加利亞;瑞士聯邦議會國民院議長比尼翁訪蒙;盧森堡總理讓·克洛德訪蒙;11月,挪威王儲哈康訪蒙;波蘭總統卡欽斯基訪蒙。
【同亞洲及其他國家的關系】 2008年1月,加拿大國際貿易部長埃默森訪蒙;2月,蒙古建筑與城市建設部長朝勒蒙訪問朝鮮;蒙古緊急狀況總局局長阿木格楞巴雅爾訪問韓國;蒙古國家大呼拉爾主席龍戴姜倉訪問日本;蒙古總統恩赫巴亞爾出席韓國總統李明博就職儀式;3月,蒙古外長奧云訪問日本;蒙古憲法法院院長賓巴道爾吉訪問土耳其;老撾國會主席通邢訪蒙;5月,蒙古總統恩赫巴亞爾赴以色列參加“總統談未來”國際會議;7月,韓國憲法法院院長李康國訪蒙;科威特埃米爾(國家元首)艾哈邁德·薩巴赫訪蒙;8月,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訪蒙;新西蘭總督阿南德·薩特亞南德訪蒙;卡塔爾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哈馬德·阿蒂亞訪蒙;9月,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柳明桓訪蒙;10月,土耳其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哈亞特·亞澤哲訪蒙;蒙古總理巴雅爾訪問韓國;越南國家主席阮明哲訪蒙;12月,蒙古國家大呼拉爾主席登貝爾勒訪問老撾。
【同國際組織的關系】2008年2月,蒙古外長奧云出席在慕尼黑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4月,蒙古總理巴雅爾赴維也納出席國際原子能機構會議;蒙古國家大呼拉爾副主席伊德沃赫騰率團參加在南非舉行的國際議會聯盟第118屆大會;蒙古燃料動力部長呼日勒巴特爾率團參加在曼谷舉行的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第64屆大會;5月,蒙古教文科部長包勒爾瑪赴德國參加亞歐教育部長會議;6月,聯合國統計司司長張保羅訪蒙;7月,蒙古外交部國務秘書朝格特巴特爾率團赴新加坡參加第15屆ARF外長會;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召開例會,吸納蒙古成為正式成員;8月,蒙古外長奧云代表恩赫巴亞爾總統赴哈薩克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元首理事會第八次會議;9月,蒙古總理巴雅爾赴美出席第63屆聯大;10月,蒙古總統恩赫巴亞爾赴美出席第63屆聯大會議;蒙古總統恩赫巴亞爾出席在法國埃維昂舉辦的“世界政策”國際會議;1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團訪蒙;12月,蒙古副外長恩赫滿德赫率團赴波蘭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第14次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