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魯本斯故居介紹:
魯本斯故居(rubenshuis)的主體是一個兩層樓的建筑,另外還有一個碩大的花園。魯本斯自1610年在這里住過5年,現作為市美術館。花園里有噴泉、雕塑還有類似中國牌坊那樣的建筑。如今,噴泉已不再噴水。故居的一樓陳列著魯本斯自己創作的繪畫精品,還有許多他從國外買來的繪畫精品。魯本斯有收藏畫的嗜好,凡他看中的畫,無論多么昂貴,都不惜重金買下。在一樓的展廳中有一幅亞當與夏娃的巨幅油畫,比例是我們活生生的人的好幾倍。二樓除了各種繪畫外,還有各國皇帝、國王獎給魯本斯的獎章和紀念品。以及在魯本斯墓中發現的心幣等貴重物品。
青年魯本斯生性聰明,能說會道,并通曉佛蘭芒文、德文、拉丁文和法文,因而進入了宮廷并很快就得到了王室的賞識,為他日后成為宮廷畫家和外交家提供了條件。他曾先后跟隨三位畫家學藝,在他21歲的時候,就已進入安特衛普圣盧克藝術家行會。他自設畫室,并通過行會接受訂件。后來,他又游學意大利,悉心鉆研文藝復興時期大師們的作品。由于一個偶然的機遇,魯本斯受聘于曼圖亞大公任宮廷畫師,為其繪制肖像、臨摹名作。對于畫家來說,這是一個極為難得的機會。更為難得的機會,是魯本斯受大公之命運送一批畫作贈西班牙國王,于是又得以研究學習西班牙王室所收藏的意大利大師的杰作。魯本斯在意大利逗留8年,所學所見,為其日后藝術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回到安特衛普后,1609年秋魯本斯與18歲的伊莎貝拉·布蘭特結婚。這段時間,魯本斯的許多作品如《劫奪利西波斯的女兒》、《薩賓人的女人受辱》、《風神波瑞阿斯綁架俄里蒂亞》等都是以依莎貝拉為模特兒繪制成功的。應該提到的是,依莎貝拉可沒有西莫奈塔那般清高,也沒有佐貢達夫人那樣受寵,而是得扎扎實實地吃苦受累的。充當魯本斯的模特兒,只有豐腴的身軀是不夠的。如上述那些作品中的女人,一定都是忍受了種種屈辱的神經質的人物,要演好這些角色并非易事,更何況作為模特兒,依莎貝拉不得不在助手、弟子以及木匠等等眾人面前裝扮成這種被搶劫的女人、被拐騙的女人、受侮辱的女人,甚至不像女人的女人的樣子,就更是難能可貴了。模特兒的辛勤勞動與畫家的天才、技藝的結合,的確產生了非凡的作品。那巨幅的畫面、明朗鮮麗的色調、壯碩的人物以及他們大幅度的運動和強烈扭曲的動作,的確動人心魄,從而使其形成了有別于前輩古典主義特色而開巴洛克藝術一代新風。
在繪畫藝術上,他兼收了文藝復興時代的蓬勃,威尼斯畫派的華麗和巴洛克藝術的斑雜,他是那種在嚴謹而優雅的外表下,內心涌動著暴風雨般激情的畫家。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家把神靈拉回人間現實,賦于作品世俗的歡樂。魯本斯則提供了現實以外的幻覺和神秘感,創造出生命運動中旺盛粗野躁動扭曲的人體群像,把人物置于戲劇沖突的最高潮加以表現,在強烈而夸張的節奏感和人物激烈的內心沖突中,營造出震撼人心的氣氛和效果。由于他非凡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創造力使他迅速登上了同時代畫家無人企及的藝術巔峰。作為17世紀最天才的藝術巨匠,他后來出任過特使和政府顧問,這在當時是一種極高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