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日韩日本在线视频,国产精品人妻在线观看,开心网五月色婷婷综合,,少妇系列

客戶服務電話:020-62833333    固話撥打免費:8007166666
首頁 > 目的地指南 > 俄羅斯旅游信息 > > > 文章介紹
旅游產品限時搶購

莫斯科概況

更新日期:2019-01-17       來源:中航國旅官網

莫斯科概況/城市概述


    莫斯科,現俄羅斯聯邦首都,也是俄羅斯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及交通中心。整個莫斯科人口達到了14,612,602(市區人口:10 472 629),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城市,占據了整個俄羅斯人口的1/7。莫斯科面積1,081 平方公里,市區東西長30公里,南北長40公里。莫斯科建城于1147年,迄今已有800余年的歷史。


位置:位于東歐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兩岸,莫斯科河全長502公里。


人口:1300多萬。


面積:1000平方公里,市區東西長30公里,南北長40公里。


宗教:多信仰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等。


民族:俄羅斯族。


時差:俄羅斯比中國慢5個小時。


電壓:220V,電源插座為三腳圓頭。


長途區號: 095。


地理位置


  莫斯科州位于奧卡河和伏爾加河之間,南部與圖拉州接壤,西南部與卡盧加州為鄰,西部與斯摩棱斯克州毗鄰,西北和西部與特維爾州為鄰,東北部與雅羅斯拉夫爾州接壤,北部和東北部與弗拉基米爾州為鄰,東南部與梁贊州交界。


  莫斯科地處俄羅斯歐洲部分中部,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亞烏扎河兩岸。現有人口800多萬,是世界特大都市之一和歐洲最大的城市。莫斯科市區被一條周長109公里的環城高速公路所包圍,市區南北長40公里,東西長30公里,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


  莫斯科和伏爾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處相通,直通諾夫歌羅德,向西延伸,向下沿莫斯科河通向奧卡河并沿奧卡流向梁贊,沿著溫贊在木金面匯合,克拉齊母河,而再沿著則流向羅斯托夫,蘇茲達爾,雅羅斯拉夫爾流域。



行政區劃:1991年以后,莫斯科市被劃分為10個行政區域,分別是


  中央區(Центральный)


  北區(Северный)


  東北區(Северо-Восточный)


  東區(Восточный)


  東南區(Юго-Восточный)


  南區(Южный)


  西南區(Юго-Западный)


  西區(Западный)


  西北區(Северо-Западный)


  綠城區(Зеленоградский)



氣候特點


  莫斯科位于俄羅斯平原中部、莫斯科河畔,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亞烏扎河兩岸。大莫斯科(包括環城公路以內地區)面積900平方公里,包括外圍綠化帶共為1725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僅西南部有捷普洛斯坦斯卡亞高地(最高點253米)。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582毫米,降雪量大,平均年積雪期長達146天(11月初—4月中),冬季長而天氣陰暗。1月平均氣溫-10.2℃(最低-42℃),7月平均氣溫18.1℃(最高37℃)。全市綠化面積約占總面積的1/3,是世界上綠化最好的城市之一。從飛機俯瞰莫斯科,映入眼簾的是藍天下蔥綠的樹叢和清沏透明的河湖,城市整潔干凈。冬季寒冷,最低氣溫曾達零下43攝氏度。夏季高溫。五月和九月是最好的旅游季節。每年從9月底開始進入寒冷時期直到第二年的5月中旬。從11月底到 4月中旬為降雪時間,冬季結束時降雪深達35cm。



歷史沿革


  莫斯科是一座歷史悠久和具有光榮傳統的城市,始建于12世紀中期。莫斯科市名來源于莫斯科河,關于莫斯科河的語源,說法有三:低濕地(斯拉夫語)、牛渡口(芬蘭-烏戈爾語)、密林(卡巴爾達語)。莫斯科市作為居民點最早見諸史冊是在公元1147年。1156年,莫斯科奠基者尤里·多爾戈魯基大公在莫斯科修筑泥木結構的克里姆林城堡。“克里姆林”一詞,一說源出希臘語,意為“城堡”或“峭壁”;一說源出早期俄語詞“克里姆”,指一種可作建材的針葉樹。后來在克里姆林城堡及其周圍逐漸形成若干商業、手工業和農業村落。13世紀初成為莫斯科公國的都城。14世紀俄國人以莫斯科為中心,集合周圍力量進行反對蒙古貴族統治的斗爭,從而統一了俄國,建立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15世紀中期莫斯科已成為統一的俄羅斯國家的都城,一直到18世紀初。1712年彼得大帝遷都圣彼得堡,但莫斯科仍是俄羅斯最大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仍發揮著俄國第二都城的作用。1755年建立俄國第一所大學──莫斯科大學(今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1812年拿破侖率領的法國軍隊占領莫斯科后,這個城市在大火中焚毀,但很快又重新建設起來。1813年成立莫斯科城市建設委員會,開始大規模城市改建。1851年通鐵路。


  1917年十月革命期間,莫斯科緊隨彼得格勒之后,也舉行了武裝起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蘇維埃政府和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于1918年3月從彼得格勒(后改名圣彼得堡)遷到莫斯科,1922年12月莫斯科正式成為蘇聯首都,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即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首都。


  1960年,政府附近一些城鎮納入城市范圍,組成大莫斯科區。1987年,莫斯科市政當局將每年9月的第一個雙休日定為城慶日,舉行各類城慶活動。1991年12月21日蘇聯解體,莫斯科成為俄羅斯聯邦的首都。


   重要歷史事件


  莫斯科保衛戰: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蘇德戰爭中一次會戰,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間,蘇聯軍隊保衛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軍的戰役。莫斯科保衛戰包括蘇聯紅軍為保衛莫斯科并粉碎向莫斯科進攻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各突擊集團而實施的一系列防御戰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進攻戰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


  莫斯科保衛戰勝利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使其遭到無法彌補的物質損失。德軍的失敗使德軍士氣更加低落,在冬季戰局中,35名高級將領,其中包括布勞希奇元帥、博克元帥、古德里安上將、施特勞斯上將等被撤職。為戰爭形勢的根本扭轉奠定了基礎,從而成為20世紀“一個冬天的神話”。



人文特色


  莫斯科優美的自然環境給她的人民提供了很好的休息環境。在夏季,空閑時人們常在公園或路邊小憩,或是在郊外燒烤和游泳。當假期來臨,他們就去自己的別墅去種種菜,休息休息,是一個極會享受的民族。莫斯科極富民族特色的紀念品——套娃(матрёшка)。它幾乎是莫斯科傳統工藝品的象征。


  茶炊是俄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溫馨家庭的獨特象征和支柱。 莫斯科有獨特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早餐比較簡單,面包夾火腿,喝茶,咖啡或牛奶。午餐則豐富的多,通常都有三道菜。第一道菜之前是冷盤。第一道菜是湯,俄式湯類比較營養,有土豆丁、各類蔬菜,還有肉或魚片。第二道菜肉類或是魚類加一些配菜。第三道菜是甜點和茶、咖啡之類。按照莫斯科的習慣,菜的順序不能顛倒。


  莫斯科人善飲伏特加酒。面包和鹽則是他們用來招待貴賓的。 在冰天雪地,腳蹬長統靴,腿穿單絲襪,身著超短裙,外套一件銀狐或蘭狐段大衣,是莫斯科冬天一景。不過莫斯科的風硬,必須帶帽子。


  莫斯科人很注重儀表,很愛干凈,衣著整潔。出門旅行總要帶熨斗。參加晚會、觀看演出,莫斯科人習慣穿晚禮服,尤其是看芭蕾舞劇,顯得特別高貴。


  莫斯科人特別喜歡花。逢年過節或是去朋友那里作客都要買花,家中還種一些。他們也特別愛小動物,象貓、狗等。


  莫斯科人用面包加鹽的方式迎接貴賓,這是因為在古莫斯科鹽很珍貴,只有款待賓客時才用。面包在當時代表著富裕和地位。一般將面包放在鋪有精致刺繡方巾的托盤上。由主人獻給尊貴的客人。客人先對面包示以親吻,然后掰一小塊,撒上點鹽,品嘗一下,表示感謝。


  莫斯科人喜喝紅茶加糖、蜂蜜或果醬。莫斯科的飲茶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十八世紀,莫斯科的一些城市就開始生產茶具,其中圖拉被公認為真正的茶炊之都。茶炊是莫斯科傳統飲茶文化的象征。在今天的莫斯科,茶炊已經成為了溫馨家庭的獨特標志。


  莫斯科人喜歡飲酒,但不太講究菜肴,有酒喝就行。女士們一般喝香擯和果酒,而男士們則偏愛伏特加。伏特加是一種用糧食釀造的燒酒。好的伏特加雖然度數高,但喝后不容易上頭。


  莫斯科人喜歡文學,酷愛讀書。在汽車上、地鐵里,隨處可見看報、讀書的人。很多莫斯科人的家里都有豐富的藏書,有的甚至有自己的家庭圖書館。


  在莫斯科,有極其豐富多彩的娛樂形式。可以在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劇院莫斯科大彼得羅夫大劇院看一場精彩的演出,或在俄羅斯最頂級的劇院莫斯科大劇院(Большой театр)觀看一流的芭蕾舞(地址:1 Театральная площадь, Москва)。在馬戲團觀看馬戲和雜技(地址:7 Вернадский проспект),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需查詢上演的劇目,可以參看刊登在《莫斯科時報》和《莫斯科論壇》的娛樂欄目,或在西式飯店、酒吧和外資超市里定期發放的免費英文報紙插頁中找到相關的信息。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俄羅斯(前蘇聯)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1959年創辦。兩年一次,1999年起改為一年一屆,原定7月舉行,1979年為了紀念蘇聯電影事業誕生60周年,改為8月舉行,為期兩周左右,地點在莫斯科市,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放映具有藝術價值和思想內容的影片,促進各國電影工作者交流經驗和相互合作。


    主要活動項目有
   由 3個評委會分別對故事片、兒童片、短片進行評獎;舉行會外映出和專場映出;分別召開各種專題討論會;舉辦回顧展;開設電影市場。故事片獎項原來分為大獎、金質獎、銀質獎3種。1969年起取消大獎在,相應增加金質獎和銀質獎的數量。以上獎項授予最佳故事片、兒童片、短片。此外,還有最佳導演獎、男女演員獎、評委會特別獎、榮譽獎、紀念獎等。



經濟概況


  【資源】礦藏有褐煤、泥炭、磷灰石等。


  【產業】莫斯科是全俄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工業部門齊全,其中重工業與化學工業很發達,機械和儀表制造工業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該市也是最大的軍事工業中心,航空,航天,電子等工業均集中在這里。食品工業和煙草工業發展迅速。工業總產值居全國首位。機械制造業(機床、汽車、電機、儀器、鐘表等)占全市工業總產值及工人數的一半以上,輕工(服裝、制鞋)、紡織、化工、食品加工和印刷業亦很發達。


  莫斯科是一個人口超過1000萬人的特大型城市,俄羅斯乃至歐亞大陸上重要得交通樞紐。同時,莫斯科還是一個重要的工業制造業中心,工業總產值居全國首位,工業門類齊全,總共擁有20000多家工廠,其中有數量眾多的動力機械制作廠,以及專門制造機床,船舶,和精密儀器的廠家;同時城市還發展各種有色金屬的冶煉工業,這其中鋁業特別發達;除了重工業外,發達的化工業,輕工業,以及造紙業也是莫斯科工業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在十月革命前,莫斯科以紡織工業而著名,被譽為“花布城市”。


  莫斯科政府首先建設和發展首都自由經濟和活關自由貿易區。首選是澤廖諾格勒什列米捷沃和伏努科機區,以及西部的河港。


  發展經濟銀行和交易網在俄羅斯金融市場起了重要作用,現在首都有1000家商業銀行,其中40%是俄羅斯的,莫斯科金融和交易網所進行的投資和商業活動90%在俄境內進行的。莫斯科的進出口業務得到了海關方面的大力扶持;248個海關口岸提供出入境服務。


  有1755年創辦的莫斯科大學等75所高等學校,俄羅斯科學院及許多科研、設計機構、博物館(65座)等。重要衛星城有柳別爾策、梅提施,諾金斯克、扎哥爾斯克、多波爾斯克等。


  工商業


  十月革命前,莫斯科以紡織工業而著名,被譽為“花布城市”。以后先后成為蘇聯、俄羅斯最大的工業中心,工業總產值居全國首位,工業門類齊全,擁有兩萬多家工廠。以機械制造和金屬加工業為最重要,其他工業項目有汽車制造、化工、紡織、電子、航空、食品加工、木材加工、造紙、建筑、印刷等。機械制造、化工、食品加工、印刷工業很發達,市郊農業也很發達。


  當地發電站以經管道從中亞、北高加索和伏爾加-烏拉爾地區輸入的天然氣為燃料。建有大型天然氣庫和環城管道。伏爾加河上的烏格利奇、雷賓斯克、高爾基、薩馬拉、伏爾加格勒水電站經高壓輸電線向莫斯科供電。市東有熱電站。


  莫斯科也是獨聯體最大的商業中心,俄羅斯最大的商業和金融業辦事機構都設在這里。設有全國銀行、保險機構總部、66家大百貨公司,百貨公司中以“兒童世界”、中央百貨公司和國家百貨公司為最大。



交通電訊【交通】


  莫斯科交通發達,是全國鐵路、公路、河運和航空的樞紐,電氣化鐵路和公路通向四面八方。作為俄羅斯鐵路系統的中心,莫斯科營運貨物量約占全國總量的1/10。該市有9個客運火車站,在離市區約50公里的外圍修筑了全長550公里的大環形鐵路。鐵路通往圣彼得堡、基洛夫、基輔、符拉迪沃斯托克、哈爾科夫、頓巴斯、明斯克、華沙、柏林等國內外城市和烏拉爾、伏爾加河下游、高加索、中亞、克里米亞、西伯利亞、波羅的海等地區。


  地鐵是莫斯科客運最大的交通工具,全市共有8條地鐵線路,營運里程達212.5公里(1995年)。


  莫斯科河流經市區,有3個河港。莫斯科運河的開鑿,將莫斯科河與伏爾加河溝通,水上交通可達海上。伏爾加河-頓河運河通航后,莫斯科成為波羅的海、白海、黑海、亞速海及里海的“五海之港”,當地3個河港年貨運量2900萬噸。


  莫斯科作為獨聯體航空網的中心,擁有4座機場,與大部分歐洲國家首都和紐約、蒙特利爾、東京等外國城市有直達航線,與97個國家、122個城市有國際航運業務。市內交通較發達,地鐵和公共汽車為主要工具,私人汽車在穩步增加。


  莫斯科是重要國際航空站。全國最大鐵路樞紐(11條鐵路線的起點),市內有地下鐵道(1935年通車)。有運河溝通伏爾加河、白海、波羅的海、黑海、亞速海和里海。


  莫斯科城布局合理,以紅場為中心,十幾條大街向四面八方放射展開,幾條環城大街又一層層地把市中心圍住。全市有11條電氣化鐵路、13條公路通向四面八方,該市有9個客運火車站、5個飛機場、8條地鐵、地鐵線路網呈輻射狀和環狀遍布全市,總長近200公里,地鐵承擔市內客運量的40%以上。


  市內有莫斯科地鐵。由于臨莫斯科河,又有莫斯科運河和伏爾加-頓河運河接駁,故有“五海之港”的美譽。


觀光游覽


  莫斯科作為俄羅斯首都和歐洲最大的城市,它是俄羅斯政治、經濟、金融、科學、藝術中心。名勝古跡眾多。市內有11個自然森林區、98個公園、800多處街心花園。紅場、克里姆林宮一帶為市中心。紅場上有列寧墓。


  莫斯科是俄羅斯一個很著名的旅游城市,綠化面積高,有“森林中的首都”美譽,市內的人文經典數目也非常眾多。


主要旅游景點:


  紅場:位于市中心,占地9.1萬平方米,"紅場"名稱系沙皇1658年確認,意為"美麗的廣場"。它的西面是克里姆林宮的紅墻及三座高塔,南面是西里教堂,北面是一座紅磚銀頂的歷史博物館。


  克里姆林宮:八百多年前,俄國一位名叫尤里·多爾戈魯基的王公,在這里建了一個城堡,(“克里姆林”一詞的原意是“城堡”),它就是克里姆林宮的雛形。在這里,保存了俄羅斯最優秀的古典建筑和文化遺產,它們分別是:鐘王、炮王、圣母安息(烏斯賓斯基)大教堂,天使長(阿爾漢格爾斯基)大教堂,圣母領報(圣布拉戈維先斯基)大教堂,教堂廣場伊凡大帝鐘樓,大克里姆林宮,兵器館。


  列寧墓:1924年列寧逝世后長眠于此,莊嚴肅穆的紅色花崗巖建筑,位于紅場西側中央。列寧遺體安葬在水晶棺內,定期對外開放。列寧墓后的紅墻下葬有斯大林等前蘇聯著名領導人的遺體和骨灰。


  無名烈士墓和亞歷山大花園:亞歷山大花園位于克里姆林宮紅墻外,是莫斯科人休息游玩最喜歡去的場所之一。花園內,建于1967年無各烈士墓前有不滅的火炬,外國代表團來訪,一般都要來此敬獻花圈。


  莫斯科河:莫斯科全長502公里,流經整個莫斯科約80公里,河寬一般200米,最寬1公里,乘游艇漫游莫斯科河,沿途景色秀麗,別有風情。


  麻雀山,觀景臺,莫斯科大學:麻雀山是著名的風景區,觀景臺位于麻雀山上,正對莫斯科大學正門,可由此俯瞰莫斯科河和市區景色;莫斯科大學建于1755年,大學規模十分宏大,主樓高240米,共33層,有3萬多間房間,有人計算,如果一個人一天住一間,一輩子也住不完。


  博物館:主要博物館有:莫斯科國家歷博物館,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收藏54.3萬件古代藝術品,3000多幅名畫),特列季亞科夫美術館,東方各族人民藝術博物館,中央列寧博物館,衛國戰爭博物館(勝利公園內),中央武裝力量博物館,凱旋門和全景畫博物館,綜合技術博物館,農奴創作博物館等。


  全俄展覽中心(前國民經濟成就展覽館):該館占地300公頃,圍墻周長35公里,是規模十分宏大的展覽館,它展示最新科技成就,是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的好地方,它同時是一處風景優美的游覽勝地。該中心的噴泉十分著名,設計新穎,獨具匠心。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個宇航員穿的宇航服等是世界絕無僅有的珍品。


  莫斯科電視塔:建于1967年,塔高573.5米,是歐洲最高和世界第二高的建筑,有"七重天"旋轉餐廳,有世界各地商品銷售。


  大劇院:位于中心劇院廣場,被譽為"俄羅斯之光"、"俄羅斯民族珍珠",它是世界著名的大劇院之一。阿爾巴特藝術街:街頭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工藝品、小吃店、咖啡店,街頭畫家,除賣油畫外,還為游客畫像,很有民族特色。


  古姆百貨商場、楚姆百貨商場,練馬廣場地下商場:這些著名的百貨商場具有典型的俄羅斯風格,建筑壯觀,貨物齊全是購物游覽的好去處。


  莫斯科還有一以建筑宏偉及豪華聞名之地下鐵,每一站的設計有如皇宮、博物館、教堂和藝術院等,令人大開眼界,是游客必游之地。

相關旅游攻略

 

 

中航國旅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 2004-至今   榮獲《廣州市誠信旅行社》稱號  
本站參考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本公司聯系,我們將馬上刪除!   企業常年法律顧問:廣東連越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