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威尼斯歷史文化介紹
威尼斯歷史介紹:
誕生與興隆
從威尼斯往東10公里處有一座叫托爾切諾的島。過去曾經非常繁榮的這座島現今已經沒有居民,在蘆葦叢生的島上只有兩座古老的教堂可以令人聯想到往昔。上世紀,為了逃避野蠻民族的進攻,人們從本土移往亞德里亞海的潟湖上時,他們在那兒見到的情景,肯定和現在的托爾切諾島一樣的荒涼。傳說中,為了避開阿迪拉率領的匈奴人的進攻,本土的居民移往潟湖是425年,這一年就算作是威尼斯誕生之年。
在守護圣人圣·馬可的領導下
810年,強大的法拉克開始侵襲威尼斯,813年威尼斯的首都從利多島遷到了里亞爾托,這才是現在威尼斯的起源。823年,威尼斯的商人從埃及的亞歷山大將圣·馬可的遺體運回來,這件事情,在擊敗法蘭克軍、轉移首都的威尼斯人看來是個吉祥之兆。這以后,威尼斯人將圣·馬可奉為圣人,走上了發展的道路。
國營造船場的設立
1104年威尼斯國營造船場成立,現在其遺跡已變成了海洋博物館。這個造船廠的設立對理解其后威尼斯的繁榮十分重要。以此為契機,威尼斯的海軍力量在質量和數量兩方面都得到了飛躍性的充實。12世紀的威尼斯,為謀求進入巴勒斯坦地區,必須對匈牙利的達爾馬茨亞勢力的擴大采取措施。
占領君士坦丁堡
1204年,威尼斯占領了君士坦丁堡,滅亡了東羅馬,建立了拉丁帝國。趁這個機會威尼斯確立了在東地中海的制海權,在東西方貿易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中國、印度的物產,經由商路運到小亞細亞北岸的托雷比宗多,意大利的商人可以到那兒去直接購買。威尼斯人馬可·波羅的大旅行,在黑海之路的背景下也可以理解了。
威尼斯的繁榮
12.13世紀的威尼斯,航海技術非常進步,1270年前后,指南針傳到歐洲。1291年熱那亞擊潰了摩洛哥海軍,確保了在直布羅陀海峽的安全航行。從這以后,意大利的商船可以遠征北海,然后在佛蘭德或是德國北部的港口歸航。13世紀末到14世紀初,威尼斯由貴族的寡頭領導體制得到了加強,以哥倫布為首的有才能的熱那亞人也開始集結到威尼斯君主的身邊。
文藝復興時期的威尼斯
在宿敵熱那亞崩潰之時,威尼斯的衰退也開始了,當然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是在以后。15世紀前半葉的威尼斯,仍然繼續譜寫著繁榮。這個時期,威尼斯的玻璃器皿、紡織品等工業迅猛發展,超過了意大利所有的國家。雖然威尼斯已經開始衰退,但從這個時期以后,威尼斯開始了以繪畫為中心,在文化方面開花結果,成了一座十分有魅力的城市。
和平國內環境下的繁榮
因為土耳其的入侵,威尼斯在地中海逐漸淪為第二流的位置,可在意大利國內,仍列為強國之一。16世紀中葉后仍能維持相當的繁榮。由葡萄牙發現的通往印度的航線,對威尼斯的香料貿易來說并不是一個特別的打擊,因為繞過好望角的航線實在危險。這個時候威尼斯的工業也顯示出順利的繁榮,造船業、大炮鑄造業和航海用具的制造也很盛行。
威尼斯的沒落
1573年,威尼斯被土耳其奪去了塞普路斯,從此后和土耳其的戰爭越來越變成防衛戰。1590年后英國、荷蘭的船只開始進入地中海,加速了威尼斯的沒落。1600年設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將香料貿易的主導地位從威尼斯奪了過來,16世紀末由于木材不足,嚴重打擊了當地的造船業,到18世紀初,威尼斯幾乎市區了其所有的海外殖民地。然而18世紀的威尼斯,卻在音樂、繪畫、建筑等領域異常活躍,直至演繹成為今天的水上之都。
威尼斯文化介紹:
圣馬可傳奇
傳說福音傳道者馬可從阿奎利亞(Aquileia)前往羅馬,他的船剛駛進里亞托,一個天使出現了,天使對這位未來的圣人說,他的尸體會葬在威尼斯。幾年后馬可死了,被葬在埃及的亞力山大港。828年兩個威尼斯商人說服守墓人允許他們運走尸體,然后就把尸體搬上了船。
很多人都很好奇,兩個商人為什么要費那么大的力氣運送尸體。其實在那個年代任何一個有名字的城市都應該有位名人坐鎮。威尼斯有圣狄奧多羅(San Teodoro),但是他不能滿足基督教的要求,但是福音傳道者就不一樣了。
是不是Giustinian Partecipazio總督命令這次取尸行動?無論傳說是否屬實,好像曾經鎮的有一個人的腐尸被運到威尼斯,而且人們寧愿相信那就是圣馬可。圣狄奧多羅的尸體很快就被隨意處置了,總督命令為這個新來者建造教堂,該教堂后來成了圣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Marco)。圣馬可在《啟示錄》(the Apocalypse)的象征是一只帶翅膀的獅子。這個形象后來和La Serenissima Repubblica共和國的象征是一樣的。
又傳說在1063年重建教堂的時候,圣馬可的尸體被藏起來后就找不到了,因為藏尸地被人遺忘了。1094年該教堂進行圣禮的時候,他的尸體,當時可能已經腐爛的只有骨頭,從一個之前封閉的柱子里露了出來。威尼斯人大喊“這是個奇跡!”或者這只是個總督的石膏像?圣馬可的尸體就這樣失而復得,心懷感激的人們把他埋在教堂的祭壇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