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馬德里-昆卡古城
西班牙昆卡古城(Cuenca)是一座以古老城墻為特色的山地城池,中世紀后期因羊毛貿易興起,當地陶瓷、制革、面粉、造紙、家具、化肥和羊毛紡織品等制造業頗為興旺發達。昆卡古城坐落于西班牙西南部昆卡省的梅塞塔高原南部喬卡(Júcar River)和胡卡河(Huécar River)形成的兩大峽谷上方的一個狹窄的巖石高地上,城市最初的核心便是位于城市最高部分的原始城堡,隨著人口的增長,從那里開始不斷向下發展,逐漸發展成一個有著驚險布局結構的城市。昆卡古城留存著大量的歷史建筑和遺跡,那些流傳至今的藝術作品印證著昆卡古城所經歷的多個不同時代。1996年,昆卡古城因其獨特的城市位置和保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昆卡古城坐落在當地具有天然防御功能的海拔1000米的白堊山脊上,古城建立于公元8世紀,由數座橋梁將其與外界相連,歷史上曾經是南歐地區重要的軍事、農業、制造業和宗教中心;昆卡在被摩爾人征服之后,一度成為回教徒的要塞;1177年,阿方斯八世將其重新征服,在這里重建了主教宅邸,使當地的紡織業開始發展,地域和人口都有所增長;16世紀的昆卡作為西班牙一流的政治和行政中心,在制造業和經濟發展的同時,建筑學也發展起來,用城墻包圍起的上城(舊城)和無遮蔽的下城(新城)均得到不同的發展。昆卡上城街道狹窄,多白色巖石所建住宅,其中建于1197年的哥特式大教堂和構造驚險的懸空房最為引人注目;下城建于烏卡爾河之西的平原上,于19世紀開始發展,下城街道兩側的樓房精致擁擠,均呈現典型的西班牙風格。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范,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