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馬德里當地特色介紹斗牛之都馬德里
馬德里雖然不是斗牛運動的發源地,卻是斗牛運動當之無愧的中心。每年3月19日到10月12之間,長達半年的斗牛季節里,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地的斗牛士們無不以能在馬德里斗牛場一顯身手為榮。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圣伊西德羅節,斗牛場每天都有表演,斗牛士也都是最優秀的,受到英雄般的崇拜。
雖然對斗牛的喜愛在西班牙具有根深蒂固的傳統,但它殘酷的一面也飽受質疑。從2007年開始,當地電視臺不再對斗牛表演進行現場直播,想一睹斗牛士的風采就只有親自前往斗牛場了。
斗牛表演時間:3月-10月每周日和國定假日的19:00開始,5月的圣伊西德羅節期間每天都有表演。
馬德里及周邊大區的世界文化遺產列表:
馬德里大區(Madrid):
埃爾·埃斯科里亞修道院:這是一座集修道院、教堂、王宮和陵墓于一體的花崗巖建筑物,西班牙王室墓葬所在地。
阿蘭胡埃斯王宮及其他文化景觀:西班牙皇室的避暑地。
阿爾卡拉·德埃納雷斯大學及古城區:塞萬提斯的出生地。
卡斯蒂利亞-萊昂大區(Castilla y León):
布爾戈斯大教堂:建于13世紀的哥特式建筑。
阿維拉古城及古城墻周邊教堂:保持了中世紀的古樸風貌,是西班牙境內最完整的城堡。
薩拉曼加古城:從古羅馬時代到文藝復興的建筑,其宗座大學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
塞戈維亞古城及古羅馬高架引水橋:該城建于公元80年,是西班牙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城,輸水道建于公元50年。
拉斯梅杜拉斯古羅馬礦場遺址(Las Médulas):公元1世紀的金礦,能看到當時使用的開采技術。
卡斯蒂利亞-拉曼恰大區(Castilla-La Mancha):
托萊多古城:八世紀時阿拉伯人、基督徒和猶太人共居此城,成為“三種文化之都”。
昆卡古城:保存完好的堅固的中世紀城市,絕妙的垂直布局。古城的老城區非常壯觀。
阿塔普爾卡考古發現(Yacimiento de Atapuerca):曾經發現了100萬年前的直立人化石。
唐吉訶德之路
到了地球的盡頭問人們:“你們可明白了你們在地球上的生活?你們該怎樣總結這一生活呢?”那時,人們便可以默默地把《唐吉訶德》遞過去,說:“這就是我給生活做的總結。你們難道能因為這個而責備我嗎?”——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說《唐吉訶德》全名為《奇情異想的紳士唐吉訶德·德·拉曼恰》,從這個書名就不難窺到其滑稽荒誕的風格。雖然故事荒誕,塞萬提斯卻以寫實的筆觸描繪了16-17世紀西班牙王國的社會風貌。場景從宮廷到荒野,從鄉村到戰場,既有樸實無華的真實生活,也有滑稽夸張的虛構情節。作者靈活地游走于荒誕與現實之間,最古怪離奇的事件發生在最真實的背景中,形成了一種色彩斑斕、真假難辨的夢幻效果。
正是由于唐吉訶德的騎士之路如此真實,“唐吉訶德之路”也成為拉曼恰大區最誘人的旅游路線,每年有無數人追蹤唐吉訶德的足跡,從托萊多出發,參觀達埃斯基維亞斯、雷阿爾城等等一系列小鎮以及壯麗的昆卡古城,去探訪那些風車、小客棧和中世紀城堡,品嘗當地的美味佳肴。
背景:塞萬提斯·薩維德拉(Miguel de Carvantes Saaredra,1547~1616),西班牙偉大的作家、戲劇家和詩人,出身于馬德里近郊的一個潦倒外科醫生家庭。他一生窮困潦倒,只上過中學,當過紅衣主教的隨從,對土耳其的戰爭中左手殘廢,后又被海盜俘虜,在任軍需員和稅吏時曾數次被誣入獄,最終連墳墓在何處都無人知曉。然而今天,他的塑像立在馬德里的市中心,他的家鄉被當作圣地朝拜,他的名字與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并列而毫不遜色。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筆下的那個經典人物:唐吉訶德。
一個瘦弱的沒落貴族唐吉訶德,因為迷戀古代騎士小說,竟用劣馬破甲裝扮起來,雇了農民桑丘作侍從,周游全國行俠仗義。為了更符合騎士身份,他甚至將丑陋的牧豬女幻想成美貌的貴婦人作為崇拜對象。可想而知,他的游俠歷程充滿了荒唐可笑的鬧劇,還受了不少皮肉之苦。最后他被送回家鄉,在去世前終于幡然悔悟,并且在遺囑中規定遺產繼承人、他的外甥女“必須嫁給一個經查明對騎士小說一無所知的人”。
小說的前言和內容中,作者都一再強調:他的目的是為了諷刺和批判虛無荒唐的騎士文學。然而唐吉訶德卻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騎士。他瘋瘋癲癲,事事遵從荒唐的騎士法則;然而在無涉騎士精神的事情上他卻異常睿智,針砭時弊妙語如珠。他的瘋狂引出了不少笑話,他的睿智又讓讀者在捧腹大笑時也感到一絲辛酸。
小說在世界各國翻譯出版了1000多次,成為世界各國讀者普遍熟悉和喜愛的世界文學名著之一,唐吉訶德也漸漸不再只是一個可憐可笑的瘋子,而成為高尚理想、執著追求、純真情懷的代名詞。笛福曾自豪地稱魯濱遜具有一種唐吉訶德精神;陀思妥耶夫斯基說,若想看懂他的《白癡》,必須首先閱讀《唐吉訶德》;福克納更是每年讀一遍《唐吉訶德》,“就像別人讀《圣經》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