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旅游概況
肯尼亞位于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乞力馬扎羅雪山屹立于南部邊界。肯尼亞是人類發源地之一,境內曾出土約250萬年前的人類頭蓋骨化石。公元7世紀,東南沿海地帶已形成一些商業城市,阿拉伯人開始到此經商和定居。
肯尼亞并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蠻荒炎熱,平均1500米的海拔高度令這里的氣候十分宜人,旅游業是肯尼亞最重要的產業和外匯來源之一。早在19世紀,這里就已經是歐洲富商貴胄的狩獵天堂,直到今天也一直以避暑勝地聞名,擁有許多高級豪華的度假飯店。由于許多野生動物在人類大肆捕獵下已瀕臨絕種,二次大戰后肯尼亞政府陸續設立了四十余座國家公園及野生動物保護區,并于1977年宣布全面禁獵,目前肯亞旅游以生態觀光為主。主要旅游點有內羅畢、察沃、安博塞利、納庫魯、馬賽馬拉等地的國家公園、湖泊風景區及東非大裂谷、肯尼亞山和蒙巴薩海濱等。
氣候及風土人情
肯尼亞氣候溫暖宜人,四季均可旅游。這里有數量眾多的珍禽異獸,多姿多彩的赤道自然景觀和風土民情,是非洲著名的旅游國家。在“花之都”內羅畢,可觀賞花卉和市郊野生動物園;西南部的維多利亞湖,可領略湖光島影,觀賞河馬、鱷魚嬉戲;在北部的大裂谷地帶,鑲嵌著“鱷魚的極樂世界”——圖爾卡納湖,在其東部有庫彼福勒古人類遺址;沿大裂谷南下,裂谷省的納庫魯湖是非洲鳥類資源極為豐富的湖泊;其東部是非洲第二高峰肯尼亞山和阿伯德爾國家動物園,這里有著名的“樹頂旅館”,游人可安全地在此地觀賞動物的夜間活動。東非不但具有獨特的旅游區,其土人的生活習慣,亦引起了無數游客的興趣,在游覽之余,多會購買一些土人的紀念品,如漂亮的珠練、皮帶、矛、雕刻品及瑪沙族婦女編織的手工藝品、具有非洲風味的蠟染等,充滿了其獨特的民族氣息。
肯尼亞旅游參數
位置:地處非洲東北部,地跨赤道,東與索馬里為鄰,北與埃塞俄比亞、蘇丹接壤,西與烏干達交界,南與坦桑尼亞相連。東南瀕印度洋,海岸線長536公里,沿海為平原地帶,其余大部分為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
面積:58300平方公里
語言:斯瓦希里語(Swahili language-阿拉伯語與印度語混合而成的語言)、英語
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原始宗教
首都:內羅畢(Nairobi)
時差:比北京時間晚5小時
電話國家區號:254
貨幣:肯尼亞先令(KHS)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范,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