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 (Canalazzo)
呈倒S型的大運河貫穿整個威尼斯,從羅馬廣場延伸至圣馬可廣場,近4公里,曾經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要道。沿岸兩旁100多座古老建筑曾經是威尼斯的貴族和富商的府邸。河上跨越了三座古橋分別是斯卡爾齊橋、里阿托橋和學院橋。
圣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
威尼斯的市中心廣場。廣場的入口處,有兩根高高的石柱,帶翼的圣馬可雄獅是威尼斯的守護神。
總督宮(Palazzo Ducale)
以前威尼斯最高行政官總督的官邸。宮殿最早建于公元九世紀,目前的宮殿是14-15世紀的哥特式杰出作品。穿過與教堂相連的卡爾門(Porta della Carta) 譯名"紙門",進入總督宮內院,就可見15世紀建造的巨人階梯 ,上立海神和戰神的巨大雕像,從1485年起,總督就在這里加冕。宮內還有一處"金梯"通往總督的居室,因其兩側涂金的墻壁而得名。宮內包括委員會廳(Sala del Collegio)、候客廳(Anticollegio)、四門廳(Sala delle Quattro Porte)、議會廳(Sala del Senato)、十人廳(Sala del Consiglio dei Dieci)和大會議廳(Sala del Maggior Consiglio)等,各個廳都以油畫、壁畫和大理石雕刻來裝飾,使整個總督宮復雜奢華、輝煌璀璨。在其有一幅被譽為世界最大的油畫作品,取材但丁的《神曲》名叫《天堂》,長22米,寬7米,有700 多個人物,氣勢極為宏大,占據了大議會廳東面的整個墻壁,。
圣馬可教堂(Basilica San Marco)
圣馬可是耶穌的使徒,是《馬可福音》的作者。828年威尼斯商人,將圣馬可的尸體運回威尼斯。公元829年為此修建了這個教堂。教堂采用拜占庭建筑風格,融合了東西方建筑的精華。教堂的祭壇下面就是圣馬可的墓。教堂內部裝飾了很多拜占庭風格的馬賽克裝飾畫。
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
在總督宮的后面,以前這里是總督宮經過判決的犯人通往后面監獄的必經的橋。犯人經過橋時常懺悔而嘆息因此得名。
里亞托橋(Rialto)
威尼斯最著名的橋,用白色大理石在1592年建成,橋上有建有很多店鋪,銷售各種紀念品